等着谁家有这个福气,就算生出来是个女娘也是个好的。”
原先冯大娘也动过心的,林金兰虽然掐尖要强的,但模样是真长得不错,蛾眉细长眼,说不得还真能让二郎君给看上。
吴娘子出身虽然高,可嫁进来之后一直没有生养,不知道多少人都动了心,想着一飞冲天。
林杏月恢复前世记忆的时候,正好听到冯大娘和林金兰在商量这个事情,知道她们已经有了这个心,是费了好大劲的才劝下来。
别的不说,府里的老太太最是厌烦丫头爬了床成了小娘,毕竟西府的二老爷就是这样生出来的,老太太年轻那会儿可没少受气。
林杏月又说了自由身的诸多好处,她们在府里这么多年,哪怕放出去了也是有侯府当靠山的,日子过的自然也不会太差。
冯大娘听了便开始心动,这时候再听到元婆子这么说,就摇摇头,“还是算了,我家兰姐儿是个没有成算的,哪天被人卖了都不知道,咱们还是老老实实当差的好。”
元婆子看冯大娘不像是说假,倒是奇了,不过也没有再劝下去。
西瓜子吃了一通,几个婆子都有些口干舌燥,各自去茶房里倒了水,这才散了。
东西两府的园子是挨着的,原先国公爷在的时候,两个园子中间还有小门,两府之间来往也比较多。
后来国公爷一去,老太太就找了个过得去的理由,让人把园子给封了起来。
那边西府二老爷是庶子,老太太说什么自然应什么,可这般打脸,西府那边也是憋着气,走动就少了许多。
中间的那片竹林,长势颇好,来往的人却几乎没有。
冯大娘径直往那片竹林走去,原先不知道那竹笋能吃,白白便宜了那么许多东西,尤其是做出来滋味那样好。
她一边挖,一边想着回头再让林杏月做了那笋子炒饭来,就是酸辣笋丝也得多腌制一些。
她还没有吃够。
林杏月把两锅豆浆都做成腐竹之后,就去了小厨房上差。
可能是因为晌午要吃猪骨汤的原因,小厨房比以往热闹不少,干活的时候丫鬟婆子都是在说说笑笑。
瞧见林杏月过来了,赵嬷嬷严肃的脸上和缓了一下,指了旁边的汤饼让她扯到锅里。
旁边的松姐儿等赵嬷嬷背过身去,就压低了声音问林杏月,“你都告假了,还来做什么,在家里歇着不好?”
“左右家里也没什么事。”
松姐儿嫌林杏月木讷,连偷懒都不会,小厨房活计这么多,每天天不亮就要是过来,合该多歇息几天。
尤其带着她们的赵嬷嬷不好说话,她头发总是梳的一丝不苟,衣裳洗的干干净净,一双吊梢眼瞧着就厉害,哪怕只板着脸也能吓得她们这些小丫鬟战战兢兢。
松姐儿家里有好几个女儿,最有出息的那一个在正院周大娘子跟前当差,虽然是个二等丫鬟,可比她们不知道强了多少。
松姐儿总是羡慕的不行,埋怨她娘当时没有托关系,让她分到了小厨房里。
哪怕是去大厨房也比小厨房好,好歹那里是给主子做吃食的,指不定哪天就得了赏赐。
一旁的赵嬷嬷把两个人说的话都记在了心里,瞧见时候不早了,就让两个人动作再麻利一点,“今儿个过来吃午食的定然都早,咱们别误了工夫。”
且今儿个来的人也要比往日里多上不少,林杏月和松姐儿两个人不敢马虎,手上的动作都快了起来。
汤饼和后来的面条类似,时下初一、生朝、六月伏日还有小儿出生后三日①,都是要吃汤饼的,有的人家会专门做了汤饼会来宴请。
林杏月之前就经常做了手工面,在小厨房又学了时人是如何做汤饼的,拉出来的汤饼长度薄厚都十分均匀。
赵嬷嬷再一旁看着就满意的点了点头。
汤饼才下了锅没多大会儿,平日吃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