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鹊起(四)
二月二十八日,南靖五皇子江钦白将于三途峡设宴,明为犒赏前军,实则接收北霖战俘。席间以歌舞相待,令战俘亲睹南朝太平盛景,既显南靖宽仁之德,亦暗含教化之意,以图动摇敌军军心。
此举虽冠以仁政之名,实则暗藏深意:江钦白既掌军权,又兼抚敌之术,若能以宽厚收降战俘,实为战后安置、边地治理的一大筹码。宫中已有风声,言官或以此事考校其太子之资。“快点,下车。”
三途峡前,一片白雪茫茫,几日前那些禁军的尸体早已不见,连血渍也未留下丝毫痕迹。
而这次,几辆简陋的马车停在了峡谷之前,在将士的催促之下,自马车上陆续续下来了十几位妙龄女子。
姑娘们都披着单薄的裙装,怀中抱着琵琶、琴瑟,一双双明亮懵懂的眼睛里透露着惊恐,丝毫没有见到着震撼雪景的喜悦。“逐个检查再进山。"押送的军士神色冷硬,手握刀柄扫视她们,“若是混进了不三不四的人,你们的脑袋都得留在这。”姑娘们瑟缩着,提起裙角,战战兢兢地向那如同巨兽之口的山谷挪步。那个抱着琵琶的少女名叫千缕,前面过去了几个女孩子,轮到她时,那地上的雪沫早已被踩实,变得泥泞湿滑。
她蹙了蹙眉,绣鞋向旁侧还算松软的雪地上踩去。甫一落地,千缕忽地觉得脚底有些不踏实的硬物感。她低下眼睛,定睛一看,她的鞋底竞踩着一只冻得僵硬的人手!她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只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眼前发黑,身子一颤,惊呼声就要从喉咙里爆出!
那手中的琵琶也抱不稳了,堪堪要向地上滑落。“唔……”惊呼尚未出口,一只冰凉柔软的手已捂住了千缕的唇。那手指修长,带着冰雪的寒意,将她未尽的惊叫尽数堵了回去。而另一只手从身后环住她,扶住了她的琵琶。“别看。"千缕惊魂未定,听见了耳畔另一个少女的声音。那人的动作轻柔,力道却毫不含糊,将她拉回路心的同时,也将她的视线引向别处。
“低头,走直路。”
千缕眼眶泛红,几乎要哭出来,身后的少女手上却没有半点颤意,将千缕几近僵硬的身子托着向前走着。
靴声渐近,士兵冷厉的目光扫过二人:
“怎么回事?”
那少女微微低头,垂眸答道:“她冷得站不稳,差点摔倒。”声音温和有礼,士兵狐疑地盯了她一眼,终究什么也没说,只挥了挥手:“快走,莫要耽搁!”
队伍继续前行,千缕这才惊魂未定地松了口气,悄悄侧头去看那个救她的少女,只见对方眉目如画,淡妆浓抹之下,真容已被掩去大半,唯有一双眉,修长清润,勾勒出几分不合时宜的锋利。
雪光映照下,她的侧脸线条干净利落,千缕一时看得有些出神一-她明明与众人年纪相仿,妆容也一样精致,可不知怎的,觉得她与旁人不同。千缕下意识拉住她的衣角:“你叫什么名字?”那少女却仿佛没听见似的,隐在人群之中,安静向前走着。直到千缕以为不会得到回应时,才听她轻轻地吐出两个字:“越女。”越女……
千缕在心中默念了一遍,只觉得这个名字精致却古朴,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凛冽剑气。
见千缕还要继续追问,那名自称“越女"的少女拍了拍千缕的肩头,以示安抚:“一路凶险,莫要多言。”
距离三途峡的宴会还有三日,宴会上将要献艺的歌女舞姬已提前被接入军中,为了廿八的盛宴做准备。
顾清澄在当年书院考六艺之时,就被证明了在"乐"的方面毫无造诣。好在边境苦寒,周遭能入眼的歌姬舞女本就不多。故而,在涪州的日子里,她便日夜在秦棋画脸上描画,今日勉强将自己扮成了尚能入眼的模样,在擢选之时,顶替了一名身材相仿的小歌姬,不动声色地混进了这支队伍。
如今,她便是这军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