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夜明(五)
这一夜的夜色浓郁得化不开,天上的月亮不见了,星光隐没了,连人们眼中的清明都被深重的黑暗吞没。
江步月离开北境时,所见亦是这般沉沉夜色。左膝的钝痛与掌心反复撕裂的伤口仿佛已与他无关,他只是静静地回首望了一眼。
那片身后的连绵雪山,仿佛亘古天牢,沉默森然,冷冷地拷问着他的叛逆与决绝。
上山用了整整一日一夜,下山却只花了一个白昼。风起时,一阵微弱持续的扑簌声钻入他的耳中,他停住马,循声看去,山脚有一只雪鸽摇摇欲坠,扑腾几下后重重跌落在地。他翻身下马,走近它落下的方向。山石缝间,赫然蜷着数只鸽子的尸体,羽毛凌乱,翅膀僵直,小小的身躯覆着冰晶,脚踝上的竹管在漆黑的夜色下微微泛亮。
这些鸽子死得很安静,却也很执拗。
北境风雪封路,寻常信鸽根本无法送入。他们却一只接一只地送来了,直到信鸽力竭而亡。
他垂下眼,心脏似在瞬息间坠入冰海。
他缓缓蹲下身,伸出那只苍白的、已布满伤痕的手,从最近的一只鸽脚上解下竹管,抽出被冰封的纸条。
第一封、第二封、第三封……
“周浩:七姑娘安,五万两已至涪州,待安顿后设计送出。”“秦酒:王麟至,阳城危,七姑娘未出城,被诬成人贩,盼复。”“秦酒:阳城瘟疫爆发,城门紧闭,人心惶惶。七姑娘安,盼复。”“秦酒:瘟疫失控,死者枕藉。然七姑娘失踪,寻遍未果,疑已……盼复。”纸页越来越皱,字迹越来越乱,有的信被血水或墨渍浸染,几近模糊。他的指节泛白,却仍一封封地摊开,动作越来越急,仿佛只有这样,才能镇住心底那一寸寸的焦灼。
直到最后一封一一
那信纸边角卷翘,字迹密密麻麻,草草而就,沾着一片不明的深色印痕。一种冰冷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
“阳城十一人已归七姑娘调遣。
七十三名女学学子,已由其送出,疫药亦托付我手。秦酒受托认尸,未料次日所见,竞为七姑娘自绝之身!七姑娘所托,事事已毕,诸般谋划,皆无一失。唯秦酒无能,未能护她周全。
王麟将焚城以灭迹,秦酒请留于阳城,愿以残命陪葬。亦算……幸不辱命。”
信尾缠着一根红红的发绳,早被血与烟熏染。江步月一眼便认出,那是她身边那位唤作“知知"的小丫头的发绳,绝不会错。
他好像没有任何反应,只是提起笔回信,将后续的安排一一交代好,目送最后一只信鸽离去。
然后木然地低头,无意识地将那根红绳一圈圈缠上指骨,缠到尽头。万物有灵,天地无声。
红线尽的时候,他终于开始觉得不适,于是他俯身,将那几只信鸽,一一葬于山石之间。
…仿佛是收拾她与这世间的最后一笔因果。贺千山说的时候,他尚觉得在证他,可这些满地零落的信件,无疑在反复地证实他这个事实一一她死了。
可他一直以为还来得及。
在他的记忆里,她敢在浊水庭赌命翻盘,能在死局里一次次破局而生,那样狠、那样倔,那样逆着所有人的意思活着的人,怎会轻易伏诛?她不是胆大包天,敢在他眼皮底下搅局吗?敢争林氏、搅风云,还敢拒绝留在他身边。
她误解,他便不解释。旁观、试探、纵容,一步步将她推远一-若不能囚于身侧,便永不相见。
可现在,竹管里的字是她的结语,红绳是她最后的信物。他低头,指骨收紧,红绳勒出深痕。
他不信。
她命硬如铁,从不服输,他见过她在书院门口挑衅的笑,转身时那双决绝的眼。
更何况……秋山寺那日,他还借着试探的名义抱过她。她入他怀中,呼吸是热的,心跳是真实的,甚至她拂过他衣襟时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