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自由与枷锁之囚牢> 第74章: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章: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3 / 3)

案,也提到了‘禅宗’,那我就接着你刚说的智玄大师替**英改诗的这个道理,跟你讲一个六祖惠能替僧人方辩改诗的故事,这个记录在《六祖坛经》的第七品里,你来听听。接下来,简老师开始了讲述:

僧人方辩是西蜀人,来到曹溪山见到六祖惠能,六祖禅师正在一汪清泉里洗五祖弘忍传下来的袈裟,僧人方辩说明来意,六祖问他擅长什么?方辩说自己擅长雕塑,于是六祖让他雕了一座高七寸的佛像。

六祖看后评说:“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

有一僧人就拿出卧轮禅师的一首偈说: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六祖惠能一听,便说,这首偈根本就没有明心见性,如果按这样来修行的话,只会加重自身的束缚。

于是他将其改动了六个字,变成了以下这样: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怎么样,这两首之间的境界格局,也是高下立见,你能明白吧”,简老师说道。

“我明白,这个里面的深意,其实从六祖慧能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故事里就可以参透一二,我就在您面前班门弄斧下啦”,宁致远打趣道。

“好呀,你说来听听”,简老师带着赞许的目光看着宁致远。

宁致远会心一笑,说道:“故事是说六祖惠能在最初进入黄梅五祖门下时,还在后院劈柴萶米,干了八个多院后,五祖弘忍召见弟子们说,谁能写出一首开悟的偈子,就将衣钵传承给谁。

五祖的大弟子神秀,是公认的有辩才造诣的高徒,他在三更时,写了一首偈子在廊下墙上,如果五祖认可,那就承认,如果不行,谁也不知道是他写的,也有退路。

神秀便将这首自认为很好的偈子写在了墙上: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早已知道了这是神秀作的,对他说:“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神秀被五祖评价说佛法天份尚缺,还未开悟,让他回去再揣摩体悟一下。

几天后,惠能在后院听一童子口里念着神秀的这首偈,然后将五祖传承衣钵一事说了,惠能立马觉醒,说自己要为来生结缘,也要去作偈子,于是他便写下了这首人尽皆知的绝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就是凭借这首偈,得到了五祖的衣钵,成了六祖禅师。

宁致远说完,看向简老师,简老师正在眉头紧走,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

“真的是妙啊,从**英的诗再联想到六祖惠能的这两首诗,同样都是改动,前后对比的境界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啊。字面上的改动,实则是见底、格局、境界、学识等综合悟性的体现”,简老师意味深长的说道。

”也不得不承认,人的境界,一方面是需要天赋的,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深度思考的能力,是对人对事的悟性。我就是这一点太欠缺了,这不,到这里来找补了,哈哈”,宁致远不忘调侃的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