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朕就是万历帝> 第三十六章 海瑞和王一鹗的新官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 海瑞和王一鹗的新官职(2 / 3)

局也很得力,把土司那边的情况,路径、要隘、兵力.摸得十分清楚。

我一般也不会轻易派大军出动,都是以连为单位,组成特遣队。乔装打扮,反过来利用云南山高林密的环境,潜入到那些土司境内,拔据点、烧粮仓、除首恶。

政工处的人也派精干政工人员加入特遣队,在那些土司境内进行分化工作,收拢普通苗民和奴隶们的心。

只有时机成熟了,我才会派遣主力,直捣黄龙,一举攻克土司的主城,收复那里.”

海瑞知道王一鹗是剿倭出身,后来在福建、江西剿贼,在两湖改土归流,经验丰富。

配置给云南都司的将领和部队,也是经验丰富,尤其是政工总局在云贵总督府分设的政工处,在收拢人心这块,手段越来越高明。

海瑞欣慰地点点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得民心者得天下。”

朱翊钧换了一身清爽的燕居服,头戴翼善冠,快步走了进来,见到两人,笑着说道:“海公和子荐聊着呢。”

“臣拜见皇上。”

“免礼,请坐。海公和子荐在聊什么呢?”

“回皇上的话,臣跟子荐在聊云南改土归流和平叛的事。”

“子荐在云南做得很好,举措很得力,成效也很显著,就是花钱如流水啊,张相见朕一回,就要抱怨一回。

不过朕想得通,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

海瑞和王一鹗对视一眼,嘴角挂着笑意。

寒嘘两句,朱翊钧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会开完了,朕请两位过来,一起吃个晚饭,顺带着有要事跟你们聊聊。”

海瑞和王一鹗神情一正,身子不由自主地坐得更直。

“一晃眼,朕继登大宝,接过皇爷爷和父皇传下的社稷基业,已经快五年了。这五年,全赖诸位大臣殚精竭力、辅弼左右,才有今日这政绩。

只是岁月流逝,许多辅弼年迈体衰,纷纷上疏请退。

大洲公在万历三年就屡屡请辞告退。还有曹公(曹邦辅)、霍公(霍冀)、卢公(卢镗)、马公(马芳).

他们这些老臣,为大明社稷呕心沥血,身体都不容乐观,朕也不忍心看到他们累倒。

左思右想,朕准备趁着这次开资政局全体会议,以及御前朝议局全体会议的机会,把资政局大学士、学士,连同内阁、戎政府、御史台连同地方相应的职位,做一次大调整。”

海瑞和王一鹗默然不语。

看来此前传言,皇上要趁着这次开两会的时机,做一次大规模的官员调整不是空穴来风。

“朕需要跟众臣们分别聊一聊,再把调整方案定下来,然后在资政局和朝议局会议上进行正式讨论,大家都没有意见了就最后定下来。”

皇上这是心里有了定计,准备跟各方势力代表进行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免得到了资政局和朝议局会议时,像前朝时那些公推阁老和尚书的廷议和朝会,吵成一锅粥,不成体统。

海瑞和王一鹗非常赞同朱翊钧的这种新做法。

大家先私下沟通好,有什么利益诉求,先说出来,然后互相商量,该妥协的妥协,该让步的让步,达成一致。

达成一致了,再把方案摆到台面上,正式决定下来,公布于世。

此前的诸位先皇,要么太强势,想用谁为阁老和尚书就用谁,乾纲独断,根本不会跟众臣们商量,也不会顾及朝野各方势力的想法,只会搞扶弱抑强的平衡。

要么太软弱,让大臣们提名举荐,然后廷议公推,大家为了各自的利益吵得跟斗鸡一样,最后结党斗来斗去,朝堂上永无安宁。

皇上就不同,有自己的主见,又压得住阵脚,关键是还愿意与众臣有商有量,让大家把各自的利益诉求摆出来,他居中做个评判,然后如司理院推官,根据他制定的治国理念和规划,权衡利弊,做出决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