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外海停泊的明国水师,比葡萄牙人的帆船要大的多,炮口也要密集得多,数量更是卡尔德隆舰队的十倍。
如果说卡尔德隆舰队在阿拉干人心目中可以轻易摧毁一个国家,那麽这支明国水师,可以毁灭整个世界。
然后这支水师在南亚诸国面前的起手式,就是真的不会吹灰之力,把一座坚固的城堡和一座繁华的港口,化为灰烬,彻底摧毁。
太凶残了!
难怪能轻易地打败葡萄牙人。
俞大猷继续说道:「旧的吉大城和吉大港狼藉一片,没法用了。本帅的部下在这附近勘查过,发现拉铁链处正是这一段河道最窄处,转过那个弯正好又有一个大河湾。
那里河阔水深,适合做港口。巧了,那里又正好与拉铁链的左要塞相近,正好可以以要塞为基础,扩建新城。
我大明水师新建此港此城,叫察地港,恢复永乐年间,三宝太监水师过来时,在此地设的察地港抽分所。
以后此城港由大明管辖,聚货通商,各国船只和民商可自由往来。
我的这个想法,你们是赞同呢还是反对?」
榜葛剌苏丹国使者马上答道:「我们赞同,我们坚决拥护。察地港原本就是百年前,我国献于大明天朝的,只是上国久弃。
现在天朝愿意再收回去,我榜葛剌苏丹国上下,是欢呼雀跃。」
反正此前吉大港被人占了去,不在我手里。现在它废弃了,大明重新修筑一座,在不在我榜葛剌手里,无所谓了。
再说了,现在大明粑粑来了,这大腿一看就又粗又大,金光灿灿,我们榜葛剌国扑上来,抢先抱得紧紧的,以后谁还敢欺负我?
阿拉干国使者也很快想明白了,就算明国水师把吉大港抢了去,阿拉干国也抢不回来。
现在大明新筑一座新港城,还愿意放开任由各国自由往来,已经不错了,还敢奢求什麽。
他连忙答道:「阿拉干国上下坚决赞同,同时愿意为察地港修建出力。」
榜葛剌苏丹国使者一听,你小子太机灵了,怎麽让你抢了先?
连忙补充一句:「我们榜葛剌国也愿意为察地港修建出力。」
「好。」俞大猷满意地点点头,「修建之事,自有本帅属下主持,届时有人力丶粮食等方面的需求,自会与你们说。
放心,我大明一向是仁德广播四海,你们两国恭敬诚顺,大明自然不会忘记你们的。」
俞大猷话锋一转,问阿拉干国使者道:「听说你们阿拉干国,正被东吁国主莽应龙步步紧逼?」
阿拉干国使者马上答道:「回上使的话,莽应龙自持兵力雄厚,残暴不仁,四处征战,吞并他国。蒲甘诸地,生灵涂炭。
我阿拉干国与蒲甘内地相隔阿拉干山脉,原本相安无事。三十年前,东吁国上任国王莽瑞体率领十万兵马围攻我妙乌城,围城三个月未果,只能撤兵而归。
但我阿拉干国也是元气大伤,无奈以臣服东吁国为条件获得三十年安宁。
只是莽应龙即位后,向南丶向东用兵,屡屡获胜,于是想转头重新征服我阿拉干国。」
俞大猷捋着胡须说道:「就是嘛。你们前面有大敌,为什麽还要与背后的榜葛剌国结怨?为了一座吉大港,与潜在的盟友撕破脸,搞得自己腹背受敌。到时候莽应龙大兵压境,你们连一个外援都找不到。
从这一点来说,故意挑拨你们与榜葛剌之间战事的葡萄牙人,没安好心啊。」
阿拉干国使者是本国高官,自有见识,听俞大猷这麽一说,仔细思量,觉得确实有道理。
莽应龙从东边打过来,阿拉干国能找的外援可能只有葡萄牙人和榜葛剌人。
葡萄牙人是认钱不认人,现在就跟莽应龙勾结在一起,向他提供了一支火枪火炮雇佣兵。到时候开战,葡萄牙人肯定会站在莽应龙那边而不是自己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