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科技入侵现代> 第29章 你认识菲利普·迪克吗?(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你认识菲利普·迪克吗?(求月票!)(2 / 3)

们上了两节数论课。

说是两节,其实足足有两个半天。

中间顺便和来找他参加数论研讨会的哈维·科恩商量了一下,说圣诞假期可以参加他们的数论研讨班。

林燃顺便提议道,为什么不能在圣诞节的前一天,也就是平安夜的晚上举办一个宴会,把它打造成纽约数学界的传统呢?

加上位于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离纽约也就80公里车程,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当代大师们完全可以来纽约参加,参加完之后第二天上午慢慢开车回普林斯顿绰绰有余。

甚至一些要回老家过圣诞的,在纽约坐飞机怎么着也比在普林斯顿方便得多。

有林燃的出席,加上哈维·科恩在纽约常年经营的人脉,这一提议得到哈维·科恩的高度肯定,表示一定尽心筹备。

哈维·科恩不知道的是,林燃单纯想创造一个嘈杂的环境,好和陈景润说两句话。

第29章 你认识菲利普·迪克吗?(求月票!)

如果有了纽约数学家圣诞晚会这样的传统,等于每年他都有机会和对方说上几句。

和往年一样,1961年的诺奖颁奖典礼在诺贝尔逝世那天,也就是12月10号。

但和其他奖项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音乐厅颁发不同,和平奖在挪威奥斯陆的奥斯陆大学礼堂举办。

从决定谁得奖到颁奖,和平奖都和其他四个奖不是一个画风。

包括颁奖也是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颁发,而不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六世。

“伦道夫,恭喜,也感谢你为欧洲和平做出的杰出贡献。”挪威国王奥拉夫五世在开始前还特意来找林燃寒暄。

林燃其实对这个奖项完全无感,在后世老中看来,这奖早就没公信力了。

要是林燃是2025年来的,知道2025年阿美莉卡的骚操作,估计会更鄙视这奖的含金量。

也就现在是1961,考虑到还没有华人得过诺贝尔和平奖,加上林燃觉得自己需要给自己赢得一些声望,为未来可能遭遇的打压做准备,所以才会特意跑到挪威来领奖。

不然林燃是万万不会特意跑一趟的。

林燃淡淡道:“感谢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没有墨守成规,我希望能够为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

仪式以挪威国歌或简短音乐开场,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古纳尔·雅恩致辞:

“1961年是人类脆弱性的一个鲜明提醒,世界在毁灭的边缘摇摇欲坠。第三次柏林危机为全球投下了冷战紧张的阴影,阿美莉卡和苏俄在危险的对峙中针锋相对,核冲突的幽灵笼罩着世界。正是在这场危机的熔炉中,伦道夫·林成为了希望和决心的灯塔。

今天,我们授予他1961年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对和平的非凡贡献。

伦道夫·林构想了一个大胆而创新的解决方案来应对不断升级的危机:一条直接的通讯渠道“热线”连接华盛顿的白宫和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这一开创性的想法源于他对误解和不信任可能引发无法想象的灾难的深刻理解。凭借非凡的远见,他认识到两国领导人之间快速、无障碍的对话机制可以成为防止灾难的堡垒。

通过不懈的努力,伦道夫·林克服了巨大的障碍,将他的愿景变为现实。

他不遗余力地说服双方在怀疑、政治阻力以及根深蒂固的敌对势力的重压下接受这一前所未有的工具。

在第三次柏林危机的熔炉中,他的努力获得了成功,热线成为了一条生命线,使美苏双方能够交换关键信息、澄清意图,并避免可能升级为公开冲突的误解。

通过促进这种对话伦道夫·林在缓和危机、维护和平和保护无数生命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然而,他的贡献远不止于解决那一刻的危机。热线的建立为国际关系中的危机管理树立了强有力的先例,展示了预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