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二十章 缓急轻重一得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章 缓急轻重一得辨(2 / 3)

也似,威凛地端坐主位,环顾堂中众人,问道,“公等以为,我此应对可否?”

却这窦建德,尽管已称霸冀北,与李善道现并为河北双雄,可他所占地盘的地理位置,远远不如李善道地盘的位置好,其北、其西北、其西南,都是敌人,歼灭魏刀儿的此仗,如能速战速决,还好一点,却李善道援兵的速度太快,他地利不足的弱点就暴露出来,压力很大。

所谓“务必挡住宋金刚”,罗艺现还未有出兵,大概仍处在观望的状态,但宋金刚与魏刀儿是老乡,两人是盟友的关系,宋金刚已是出兵,试图救援魏刀儿了。董康买屯兵在永乐城,已与宋金刚部交战数番。——永乐位处在上谷郡的最南边,过了此县再向南,即博陵郡界,其城在徐水南岸,正挡在从宋金刚现所盘踞之北边上谷郡郡治易县往去博陵郡的必经之地。

宋金刚的兵少,计才万余,易县还得留兵驻守,因他率援魏刀儿的部曲,总只数千,不到万人,又有徐水为阻,所以他出兵虽已数日,到今为止,在董康买的阻击下,尚未能渡过徐水。

宋正本拊掌说道:“明公之此应对,上策也。”

凌敬亦赞同,说道:“刘黑闼部虽万数之众,然其部兵马,多非其嫡系,若达奚神秀、慕容孝德、孙朗诸辈,皆降将也,王君廓亦后从之辈,论以将士同心、精锐敢战,何及王将军所率之我军劲卒?今明公再增兵五千与王将军,料刘黑闼就不足为虑了。

“魏刀儿已大败於深泽,其众现必惶惶。得了五千兵马的增援,王将军攻破隋昌,将其余部尽歼,料已是眼前之事!魏刀儿既灭,李善道想来也就只能退兵矣。然后,明公可令王将军兵马北上,合董将军部,再顺势将宋金刚部歼灭!此战,至此可得全胜。”

用“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分析方法来说。

李善道、刘黑闼、宋金刚、罗艺,现都是窦建德需要处理的矛盾。但在可用之兵力有限的前提下,谁是主要矛盾,急需集中力量处理?谁又是次要矛盾,不必急於处理?

窦建德、宋正本、凌敬等得出的结论,系为刘黑闼是他们当前最需处理的主要矛盾。必须承认,他们的这个判断,最起码眼下来说,是没有错的。信都、平原都可以暂时地挡住李善道,董康买可以挡住宋金刚,则主要的矛盾,岂不就是在刘黑闼、王伏宝、魏刀儿这一战场上了?

——这一场仗,而且本来就是为歼灭魏刀儿!

如此,就先最大可能的集中兵力,先把魏刀儿歼灭,这当然是理所当然之选。

下给张青特、董康买的军令当日传下,增援王伏宝的五千兵马,次日出营。

……

给王伏宝的军令,在增援他的五千兵马到前,先传到了王伏宝军中。

军令到时,王伏宝正在指挥攻城。

隋昌城头的“魏”字大纛,在朔风中瑟瑟飘扬,像块血痂嵌在铅灰的天幕下。

木刀沟的河水,从隋昌县城的南边不远处流淌而过,王伏宝部分从北、西、东三面围攻。

凛冽的寒风自北卷过,从半空中望下,多着黄、黑色戎装的窦军攻城将士,弥漫原野,就像是数月前再次决堤的黄河之水。刺骨的风,吹动漫野将士间如林的各色旌旗,起伏如潮。

如潮的还有鼓声、号角声,还有前赴后继,奋勇进攻的兵士!

鼓声震天,号角声浑沉,一波一波催之不停,三面城墙下俱有甲卒率先,攀梯而攻。城头上守卒人头攒动,箭矢如雨,不断有云梯上的窦军士兵掉落。滚烫的桐油、金汁泼下,时有窦军兵士被浇灌满身,惨叫着也从云梯上坠下,皮肉焦香混着血腥,随风四下飘散。

三面城外,又各有两队力士,推着撞车,轮替撞击城门。城楼上的守卒射下弩矢,机括响处,撞车上的遮蔽被射透,偶有力士被射中,虽披有甲,难以抵御,血水喷得撞车已被染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