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拍的那些短剧反响很好,有的时候我自己看都很容易刷上瘾,一看就几个小时下去,照这种趋势,未来长剧的势头未必能有短剧猛。”
“那你要不要去廊坊拍短剧?"宁皎再次邀请她,“不拍那种书改的,悦悦说她收了个年代剧的本子,比较合适你的形象。”这并非宁皎第一次提起让姜昭去拍短剧,受林程公司经纪约的限制,姜昭她们能拍的戏很少,就算真的能面上,片酬也要公司抽大头,留给她们的刨去置装费和请化妆师的费用,也仅仅能保持活下去。这也是其他姐姐们坚持不下去的原因。
梦想虽然弥足珍贵,但当不了饭吃,转行去其他工作,有父母兜底,最起码不会饿肚子。
姜昭轻拍了一下宁皎的手背,制止她继续下去的长篇大论:“皎啊,我最近在考虑要不要不干这行算了,我快四十了,手里没有积蓄,身边也没有知冷知热的人,爸妈都在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我也照顾不到,如果我还年轻,我肯定会找你跟悦悦去闯一把,但咱俩一起入得行”宁皎还风华正茂,她已经逐渐枯萎。
再说下去有些残忍,林程当年力排众议全部启用新人在当时看是很有魄力,但三年来的烂摊子没有收拾完,他自己躲了个清闲。姜昭是除了宁皎以外混的最好的,现在也起了离开的心思。她终究是败给了现实。
宁皎反手握住她,不想让她就这么放弃:“昭姐,你信我的话就再等等,我跟宋顺意搭上了,佳艾的老板,也是林程之前的制片人,等他那有消息,纪录片顺利上映,解约后你的情况会好很多,到时候也可以把叔叔阿姨接过来,我有预感,很快就可以了”
姜昭看她的眼神如水,细看带着点悲切。
“这样你太累了。”
这个之前被所有人当妹妹宠着的女孩背负起了所有,与赵悦一起想尽办法也要再为《木兰辞》的姐妹们争一条路出来。但这不是她的责任,也不应该全部压在她的身上,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