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汉官> 第128章:父与子 【4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8章:父与子 【4K】(1 / 4)

第128章:父与子 【4K】

邺城,州牧府。

曾经高朋满座的议事厅内,此刻已是一片愁云密布。

尚未加冠的袁尚虽然还只是一个黄毛小子,但也知道一些世情。

只见的面色惶恐的坐在榻上不安道:

“高将军,父亲现在如何了?”

话说袁谭虽是长子,但袁绍却更偏爱三子袁尚。

加上袁潭领兵已久,这些年追随袁绍四处征战,也是算是一分助力。

故此这次出征,袁绍带走了袁潭、袁熙,却令袁尚留守邺城,并且令高览辅佐。

本来这只是袁绍对三子的一点偏爱,却没想到此刻却成为了袁氏的唯一生机。

……

时间回到八天前。

那日,张辽率陷阵营阵斩文丑,太史慈率玄甲营力劈颜良。

随着魏军斩将、刈旗,审配当场没于魏骑马蹄之下,死无全尸。

至此,审配所率领的四万袁兵便成了无头苍蝇一般,顿时大溃。

尤其在袁绍率领的信都守军临阵脱逃之后,中路袁军再无半点战意。

仅仅半日功夫,四万袁兵便降了大半,替魏军节省了不少时间。

至于脱离战场的袁绍也没有轻松到哪去。

幽州别的没有,就是骑兵最多。

于是袁绍这边还没走出多远,太史慈便率万余轻骑及时追上了逃走的袁军。

虽然无法击溃这支袁军,但是太史慈的存在却极大的迟滞了他们的行军的速度。

本来想要回到邺城固守的袁绍,就这样被迫滞留在广宗。

而这一停,就彻底走不了了。

因为徐荣率领两万并州军来了一场大迂回,直接抄了他的后路。

当然,这句话说的简单,可实际上想要做到却并没有那么容易。

毕竟要做到这一点,徐荣等人就必须横穿常山国与巨鹿郡,才能横插在广宗和邺城之间,阻断袁绍的归路。

而这些郡县又都是敌境,想要迂回抄底自然是困难重重。

幸而赵云和徐荣两人配合默契,这才没有错过最佳时机。

不过话又说回来,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冀州士族已经开始背弃袁绍了。

否则赵云就算浑身是胆,也没办法在敌境之中横行无忌,替大军开道。

《左传》有云:

君以此始,亦必以终。

袁绍当初既然决定要以士族为统治基础,如今自然也要承受相应的反噬。

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太晚了。

广宗城外,围城的魏军已经将近有七万之数,将城池围的水泄不通。

甚至由于信都之败,眼下还有三万袁军俘虏可以作为魏军的攻城耗材。

而广宗城内的袁军不过两万左右,还是败军之师。

如此恶劣的战况,纵然袁绍再如何心比天高也知道自家已经走入绝路。

实际上当看见徐荣率领并州军出现在自家身后时,袁绍就已经明白事不可为。

所以在沉思良久之后,他不顾伤亡的命人护送信使突围,传书邺城。

……

议事厅内,看着眼前惶恐不安的小公子高览没有多说什么。

只见他面色沉重的将一封信函郑重的递给袁尚。

袁尚见状当即迫不及待的打开。

然而只看了一个开头,他便脸色惨白,手指更是止不住的颤抖起来。

因为在书信的开头,赫然写着“绝命书”三字:——

显甫我儿:

嗟乎!父今困顿广宗,危如累卵,然此书非求援,乃遗训也。

夫胜败在天,非德之薄厚。天不祚袁,人力何及?

吾今之败,失在天命,与人无尤!

我儿当铭心镂骨,勿复生觊觎之念。

想我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冠盖相望。然因董卓之祸,以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