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厅里面,到处都是进进出出的人影,各式各样的口音在周围吵吵闹闹,像个菜市场一样。
大厅内侧的几个窗口前,有人正在填表办手续,大厅中间的几排座位也坐满了人,显然是在排队。
但崔国栋和柯思迪俩人,一个新生代的顶级勋贵,一个同体系的高管,当然不用排队。
俩人下车的时候,就有这边的管事出来迎接了,直接把两家人领到了大厅侧面的会客室,奉茶之后客客气气的问来意。
柯思迪一脸笑意的说:
“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大客户,崔公爷要在城南买块地,把你们的地块图直接拿出来吧。”
大厅的管事笑容满面的配合着柯思迪,让柯思迪选好了地,崔国栋用存单付了款,用最快的速度办完了手续。
前后用了不到半个小时,两家人就带上新到手的地契离开了大厅,先去了南郊看地,然后返回顺天府城。
崔国栋是真的不操心,把通州土地的事情都交给了柯思迪,自己只是稍微叮了一下搬家的事情。
然后专心应酬自己的同僚和访客,最后就是准备收拾东西回老家,年前要回家一趟。
崔国栋收拾新家的时候,也很快就遇到了自己的邻居和街坊们。
田意明也在最后一战之后成了国公,国公府被安排到了崔国栋府邸的隔壁。
崔国栋家对面则是刘彪家,刘彪是此次受封的将领中资历最老,在吴国建立之前就已经在大明本土军种服役了。
虽然当时刘彪只是个一个最低级的小队长,但勉强也算是最后一批经历了本土到吴国再到本土的军官了。
刘彪在这次战争之前,爵位就已经是郡公,最后一战受封为国公之后,再次搬进了国公规格的新家。
刘彪家的隔壁,住的是郑瑞安,郑瑞安本来是闽国公世子,但是却自行放弃了闽国公的爵位,让自己的弟弟去继承。
自己留在大明本土当将军,而不是跟着老爹去海外建国,现在自己也挣到了大明本土的国公爵位。
郑瑞安和刘彪一样早就已经有了郡公宅邸,这次也是升了国公之后又搬新家。
这四个顶级勋贵的出身各不相同,各自大半生的经历同样完全不同,但现在都是朱简烜的绝对嫡系。
四个人爵位相当,田意明年龄最小,而且出身日本。
所以田意明搬过来之后,首先主动去拜访了崔国栋,然后两人一起去拜访郑瑞安和刘彪。
最后就是新邻居们一起聚会宴饮,讨论他们自己的过去和大明的未来了。
现在的大明又与以往的任何朝代的开国时期不同,现在的大明不需要太过在意将领们的声望问题。
古代王朝开国功臣容易尾大不掉,还是因为古代的造反难度太低了。
将领依靠自己在军队中的威望,就能直接带着一批士兵扯旗造反,找一群农庄里面的铁匠都能打造兵器铠甲了。
有了兵器和铠甲以及粮食,一支军队就能勉强持续作战了。
但是现在时代变了,高度机械化的新大明军队,断了补给之后很快就会瘫痪。
所以无论是海外还是地方上的驻军,都根本没有自立的能力,只能以内部晋升到更最高层为目标了。再加上军官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现在大明的军事将领也越来越像文官了。
越是高级将领,表现的就越像文官,做事也像文官。
文官结党当然也会令人感到戒备,但显然比传统武将安稳太多了。
时间慢慢的靠近年关,顺天府内外仍然非常的热闹,但热闹的倾向开始变化。
家在外地的军官们开始坐火车或者飞机回家。
与此同时,在江南折腾了大半年的皇长子朱靖坤,在年末的时候写了一份总结报告,密封之后用驿站送到了顺天府。
朱靖坤没有通过电报发送,是觉得这份报告里面有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