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明的工业化迅速铺开,生产力有了大幅度提升,朝廷有了更多的资源。
关键是交通和通讯条件大幅度的提升了。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首发,请您到去看!
现在可以再次实施崇祯朝的改革,在保持原有的主官和佐贰官的基础上,额外设立了府州县级的地方提刑官。
可以再次拆分提刑按察使司了。
虽然崇祯的考量,大概是刻舟求剑的参考现代经验,以司法独立本身为目的的去搞。
而朱靖坤是根据他面对的局势,建议再次做地方机构的权力和职责拆分。
两人的判断逻辑和目的不同,但做出了基本相同的决定。
而在朱简烜看来,现在将司法权力独立出来,也符合神洲的分权思路。
朱简烜考虑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采纳儿子的建议,让内阁和吏部去讨论拟定正式方案。
以后省级衙门的三司就要变成四司了。
提点邢狱司的职责接近于后世的法院,按察使司的职责接近于后世的检察院。
府州县衙门单独设立提刑官,以后地方的主政官和佐贰官都不再负责刑狱,他们的直接权力会明显下降。
这种部门拆分改革能够增加岗位,属于最容易完成的改革。
除了独立出来的提点邢狱司和府州县提刑官肯定归大理寺管,对中央朝廷的官员的权力和收入几乎没有影响,
地方官员的权力虽然稍微缩小了,但是却会多出一批新的缺额,有大批官员可以多出一次晋升机会。
大量官员因此能够提前晋升,这符合大部分官员的利益,遇到的阻力自然不会很高。
只是今年的财政支出,以及以后每年的财政预算,都要做专门的调整。
但是花钱的事情都好办,特别是朝廷有钱的时候。
没钱的时候想办也办不成,强行上马只能从其他地方抠钱,那就可能会抠出问题来。
现在的大明当然没有问题。
朱简烜的几条命令发出去,内阁和相关部门都忙活起来了。
江南的朱靖坤等待父亲的支持到位,同时开始按照预定的方案调查地方士绅的意向。
从苏州城开始,到处开会接见地方士绅,也就是有功名的人。
当地的部分官员,当地功名最高的百姓,以及当地知名度最高的青壮年学者。
对于是否允许女子参加科举,这些地方士绅的态度分布特徵,与朱靖坤自己的预判非常的接近。
至少有五成士绅,难以接受女性官员,明确拒绝与女子同朝为官。
他们认为男女授受不亲,女子本不宜抛头露面,女子为官根本不成体统,关键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麻烦。
无论是官员之间协调做事,还是百姓与官员打交道,女官都是麻烦。
差不多有两成士绅强烈反对,完全无法接受女子参加科举,认为那是牝鸡司晨,有悖伦常。
认为这些年参加科举的女子都是瞎胡闹,有些人和梁章巨一样认为那些女子和和涉事的提学官已经是舞弊了。
大概有两成士绅表示,可以接受女子参加科举,但女子不应该跟男子混在一起。
女子应该单独考试,单独担任适合女子的职责,比如接待没有男亲属的百姓,处理涉及到女子的案件等等。
只有大概一成士绅觉得,应该允许女子直接参加科举,也能够接受与她们同朝为官。
这些人觉得女子的智慧与男子没有明显差异,能够发挥作用。
不过朱靖坤专门单独询问了一下,最后这一成能够接受女子科举的士绅,自己家里就有妻子和女儿希望参加科举。
甚至其中有些已经参加过了,已经通过了县试和府试。
朱靖坤自己心中倒是明白,自己的调查出现这种结果的最关键原因,是因为这种调查是针对男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