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丶工地丶农田的里面的工匠和劳工,也绝大部分都是男人。
她们从始至终,都不需要自己养活自己,在经济上依附于男性,却能通过科举当官来管理所有的男人?
朱靖坤觉得这种这里面的逻辑没有问题,同时作为一个男人对这种情况本能的抵触。
下意识的就想要直接禁止女人参加科举,禁止女人入朝为官。
朱靖坤想了这麽多之后,终于明白自己当时为什麽听了老爹的分析后,就本能的建议直接禁绝女子科举了。
但是朱靖坤也马上反应过来,马上想起了皇帝老爹经常提醒自己的话。
自己是一个皇子,自己考虑问题要着眼于天下,着眼于社稷江山的繁荣与稳定……
让体力更好的男人去干体力活为主,让智力没有明显差别但是体力有缺陷的女人当管理者?
这似乎暗合「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逻辑,似乎能够最大化的发挥民力?
只是朝廷如果真的要这样做的话,现有的宗法家庭伦理可能就完全颠覆了。
关键是,男人不是不能当管理者,而是能当管理者也能干体力活。
因为女人在体力上的劣势,就让同样能够劳心治人的男人,专门劳力并受制于弱势的女人。
长此以往,强势的男人必然心有不忿,甚至可能爆发男人针对女人的暴乱,而女人的体力缺陷让她们无法抵挡。
最终的结果,只能男人通过暴力镇压,重新占据统治地位。
然后禁止女人参加科举,禁止女人入朝为官,只允许她们在家里相夫教子。
一切再次回到现在原点……
自己作为一个皇子,为了大明江山考虑,肯定不能放任这种循环发生,应该让双方的关系维持在一个最合理的阶段。
但是具体哪个阶段最合理?又怎麽样维持?
这就需要专门去调查和分析,甚至需要做局部的社会对照实验了。
「真的不想干这种事情,我虽然是皇子,但是大概率没机会继位啊,对于一个普通亲王而言,怎麽做更有利呢?」
朱靖坤坐在车厢里面思量了许久,觉得头顶有些疼痛的时候,忍不住心神恍惚的感慨了一句:
「现在有点羡慕十六弟了,直接去海外当国王可太舒服了……」
朱靖坤在顺天府过了年,等到天工二十五年开年之后,带着自己的护卫和仆人坐火车南下,先到江南三司所在地苏州上任。
江南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以及两个衙门下属的主要官员,都一起在布政使司衙门拜见。
双方见面打招呼的时候,朱靖坤就发现这些官员的表情不太自然,似乎对大皇子来这里实训不是很乐意。
朱靖坤对他们这种反应倒是早有预料。
按照自己老爹定下的规矩,自己现在来到这里实训之后,自己成为继承人之前,这里的主要官员就没机会进京任职了。
如果自己是个通判,自己的上司只是知府,本来进京的机会就不大,心态上自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自己现在是布政使司参政兼提学官,自己的直接上司是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
他们现在的品级,已经与京师各部的主官平级了,如果继续晋升的话,本来就有机会进京任职了。
而且这里是江南,大明最为富裕的地方,除了环渤海地区之外最重要的地方。
在这里任职的官员,本来就有更大的机会晋升。
现在自己突然来到这里,就直接把他们两个都卡在地方上了,以后至少十年以内,他们都只能在地方兜兜转转了。
这俩人看到自己能高兴才怪了。
但朱靖坤可是大皇子,可不会允许他们两个给自己摆脸色,看着他们的这个样子,就直接板着脸问了一句:
「几位可知道,父皇为什麽安排我过来?你们的治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