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结束后,朱简烜乘车去了工程院和科学院,参观验收最近获得的科研成果。
朱简烜当初的弟子和学徒们,在朱简烜的指导下学习和研究了将近二十年,现在都成了独当一面的科研带头人。
大明的科学院和工程院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和发展,已经脱离了朱简烜手把手带着搞研究的阶段。
在朱简烜直接安排的科研项目之外,也开始持续不断地自行产出科研成果了。
不过朱简烜毕竟有「先见之明」,直接要求启动的项目仍然是最重要的,也是成效最为显着和具有开创性的。
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燃机和石油化工这两个关联产业。
因为朱简烜的直接提点,大明迅速解决了柴油和汽油机器研发的关键难点和问题。
直接设计柱塞泵解决柴油机的压力不够的问题。
还规避了可能会出现的历史问题,从一开始就禁止用铅解决汽油机爆震问题。
用发动机设计和燃料精炼方面控制爆震。
大明现在控制着石油储量最大的波斯湾,还拥有南洋的高质量燃油。
不限制民用车辆使用柴油机,也不限制小型廉价汽油机动车,低质量的汽油也有办法消耗掉。
解决了基础性的问题之后,内燃机就可以广泛的应用开了。
内燃机实验室的主要任务,就是设计更强的发动机,特别是在飞机和战车两个方面。
首先从失蜡法开始,整理出工业熔模铸造技术,制造飞机发动机的气缸,尽可能提高气缸本身的精度。
然后在可控的规模内增加气缸数量,迅速堆出了双排十八缸的星型发动机。
朱简烜作为皇帝,代表天下提供了最强烈的需求,也提供了最稳定的科研环境,最优越的科研条件。
所以在过去十馀年间,大明的发动机功率迅速攀升,现在实验室状态的最新式发动机,稳定运行功率突破了一千马力。
一千马力可以算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数字了,所以这台发动机也被实验室命名为「千」型。
朱简烜今天亲自来看的东西,首先就是这台实验室状态的千型发动机。
在实验用的大型厂房中,专门制作的实验室台架上,这台千型机被用钢筋和螺栓固定住。
同时安装了缩短的螺旋桨叶,用于发动机本身的排风散热。
负责维护的工匠请示了朱简烜的意思后,按下了用于启动发动机的电打火按钮
伴随着活塞的呼噜声,螺旋桨的呼啸声,这台全新的发动机喷吐着烟雾,在朱简烜面前运转了起来。
这台发动机其实已经做了很多的检查,确保能够正常运转之后才通报给了朱简烜。
这种现场验收活动其实更多的是仪式性的,自然不会出问题。
朱简烜在现场站了十五分钟,这台千型发动机运行始终稳定,没有出现任何意料之外的状况。
朱简烜对这台机器还算满意,带头鼓掌的同时叫了一声好。
然后让机器在试验场继续运行,自己带着工匠们离开吵闹的试验场,到比较安静的会议室听工匠们的详细报告。
负责功率挖掘的工匠现场表示,一千马力其实不是这台千型发动机的极限,它其实还有很大的潜力。
最近几年,大明的金属冶炼和化工产业在不断升级,发动机生产工艺也在持续改进升级。
所以这台发动机在工厂量产后,马上就能够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新工艺,配合新工艺做调整性质的升级改进。
预计最多五年之后,千型发动机的改进型号功率就能提高到一千五百马力以上了。
朱简烜明白其中的道理,大明现在不但正在快速工业化,也在工业化的同时不断地升级原有技术。
两次工业革命重迭在一起,快速扩张和落实之后马上就升级了。
一项成果落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