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和美国共同出兵,为海地平定黑人暴乱。
德伊夫等海地官民请求内附,成为美国的一个自治领,并保留奴隶制。
德伊夫想要成为自由邦,但费淳得到了朱简烜安排,不可能答应。
最终胳膊拧不过大腿,德伊夫不得不接受了自治领方案。
随后美国船队护送德伊夫的随从返回海地,报告他的谈判结果。
费淳留在纽奥良,等待与朱简烜汇合离开。
曹振东为首的武官返回纽约,集结军队丶船只丶物资,准备征战海地岛。
有朱简烜亲自签署的命令,这些事务当然没有受到什麽阻碍。
一万个奴隶兵稍微有点麻烦,但只要花钱买就不算问题。
大明咸宁四十六年二月一日,西历1792年2月22日,集结完毕的军队自纽约启航,前往海地岛。
七天后船队抵达海地岛,驶向海地首府太子港。
太子港作为海地的首府,本来是加勒比海最负盛名的地方,但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大火,是最容易摧毁一切并留下自己痕迹的方法。
港口城市的居民已经死亡或者逃离,码头上倒是有一些人影在活动,似乎是负责防守和控制港口的叛乱黑奴。
但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显然并不怎麽上心,在乱糟糟的码头和周围到处游荡。
海军战舰抵近射程以内的时候才被发现。
舰长也没有怎麽犹豫,直接下令对着岸上的人群开火,将聚在一起的黑奴轰散。
后续运输船上的陆军直接发动登陆战。
战斗没有什麽悬念,登陆军队很快就控制了码头,运输船搭载的更多士兵开始上岸。
来自自由邦的美国欧洲裔士兵和军官,看着眼前的满目疮痍都是有些惊诧。
当他们按照命令分成几队,查看和巡视周围地区的情况,来到了原来的城区边沿。
就在火灾后的废墟之中,发现了很多令人作呕的东西。
那似乎有人类的尸体,被穿在长杆上竖起来,又在大火之中烧焦,最后又被蛆虫和鸟类啃光了筋肉。
最后只剩下一串骨头卡在上面,还有很多零碎的骨头散落在周围。
负责搜索的士兵们来不及惊愕和咒骂,就听到远处就已经传来了人类的嚎叫声。
一大群叛乱的叛乱的黑奴乌泱泱的冲了过来。
显然是周围驻扎的大批黑奴,收到了太子港有船靠岸并登陆的消息。
本来就不是正面作战的士兵立刻跑回码头上的营地报告。
码头上的主力部队已经摆好了防御队形。
自由邦陆军在中间摆成线列步兵的队形,而大明的主力军则在他们的两侧提供远程支援。
黑奴叛军靠近码头,等到双方距离缩短到一百五十米的时候,大明主力军开枪射击,自由邦陆军直接挺着刺刀发起反冲锋。
伴随着刺耳的枪声,子弹命中身体的响声,以及鲜血飞溅的声音,一面倒的战斗开始了。
训练度极低的海地黑奴叛军,在一个照面之后直接溃散。
击溃这股叛军之后,大明一方继续向岸上输送部队,同时安排更多的上岸部队四面出击,探查和搜索周围的种植园。
不过按照朱简烜的指示,作战以消灭叛军有生力量为主,不需要特别在意种植园。
所以除非是战略要地和交通线,否则派出去的军队只调查种植园的情况,击溃盘踞在种植园的黑奴叛军。
不会分兵占领和守卫普通的种植园,甚至于也不着急与德伊夫等本地的奴隶主汇合。
朱简烜并不怎麽把德伊夫等人当回事,与他们的合作更多的是名义上,是为了得到一个最起码的参战藉口。
朱简烜给出的作战策略根本就不符合德伊夫等奴隶主的利益。
奴隶主肯定想要尽快将叛乱镇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