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规模不断站稳,现在已经超过了五万人。
田意明看着这个数量越来越庞大的武士队伍,回想最近越来越轻松的战斗,知道使用正常手段已经无法提升己方损失了。
但田意明遵从大明皇太子殿下的教导,不能故意做局让这些武士去送死。
稍作考量之后,乾脆开始执行自己在名古屋时的设想。
以队伍征战多日,需要休整为名,直接停在了京都,不再大规模前进。
只是派一支部队南下,控制摄津国淀川旁边的尼崎城,位置在后来的大阪港口对岸。
方便己方的部队丶人员丶物资从这里登船进出和补给。
然后就完全停止了作战行动。
同时给江户的刘彪和沈初写信,报告自己这支部队目前的情况。
建议他们将京都以西藩镇留在江户的家人送走,好让这些西部的藩镇能够放心大胆的造反。
然后开始大力整训自己手下的这些武士师,将他们从冷兵器时代的军事贵族军队,训练成排队枪毙时代的线列步兵。
同时收拢京都附近的所有势力和人员。
将京都内外周围的百姓简单整编起来,以卫所的形式送去尼崎城,再乘坐大明的客船去非洲开荒。
京都和附近的这些日本百姓,长期受到京都朝廷的影响。
特别是在天明饥荒年间,兼仁天皇反覆通过祭祀和流言搞各种小动作。
还主动要求幕府来赈灾,在民间扩大了他的影响力。
相比其他地区的日本百姓,这里的普通人对于日本天皇也有认知,关键是更加有真实感。
所以这些人已经不能继续留在本土了。
现在将京都城的居民清空,也为了方便部署驻扎大量军队,方便未来与倒幕尊皇派的藩镇决战。
也方便未来减少日本的人口压力。
——
田意明所部,是日本王国削藩-武士整编行动的一部分,是多条作战路线中的一路。
田意明控制京都的时候,其他地区行动也基本结束了。
京都以东日本本岛的绝大部分土地,已经全部纳入了大明驻日本军团的控制。
最初赶到日本的十万大明驻日本军团中,有一万人随田意明去了京都,两万始终留守在江户城。
三万在行动过程中,逐步分散到了京都以东的各地城镇,负责镇守接管来的城市,推行改革,训练农民仆从兵。
最后的四万人,在击溃丶整编京都以东的各地藩镇武士之后,汇聚起了总计二十万日本武士师。
他们按照最初的计划,通过陆路或者海路,分批前往京都,等待最后的决战。
刘彪让已经吃到了大量功劳的副总督周大虎留守江户,指挥两万大明驻日本军团和五万新招募来的日本仆从兵。
刘彪自己准备动身前往京都,担任最终决战的指挥官。
在各地整合藩镇的军队,都会将各个藩镇的情况汇报到江户,让刘彪和沈初这两个文武官员负责人知道地方情况。
两人会根据地方藩镇汇报的情况,决定如何处置他们留在江户的宅院和家人。
水户德川家可以算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沈初和刘彪得知水户藩的战果之后,就马上派人去抄了水户藩主在江户的院子。
包括德川光圀修书讲学的小石川后乐园。
查封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聚集在小石川后乐园的大量日本学者。
还有这些人整理丶编撰的大量书籍文件。
刘彪和沈初都知道朱简烜对日本的战略目标,他们也都知道日本江户幕府对大明有僭越丶不忠丶欺瞒的情况。
要把这些罪名做实了,最好是能找到足够多的切实证据。
京都的天皇是无可置疑的证据,江户城的各种书籍文件也可以成为辅助证据。
所以沈初就特别安排几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