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给奥斯曼苏丹。
两个月后,咸宁四十年八月底,奥斯曼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收到了商人转送过来的不正式的书信翻译稿。
苏丹看完之后就觉得朱简烜这个国王不可理喻。
苏丹招来了自己的大维齐尔科贾·优素福讨论,大维齐尔相当于其他国家的首席大臣或者首相。
大维齐尔看了朱简烜的信件翻译稿后分析说:
「这位国王不可能不知道,的黎波里的事情由当地的帕夏决定,现在却故意来找苏丹陛下提要求,很可能是在制造藉口。
「按照商人们传回来的消息,大明的这位国王正在与阿曼人作战,现在可能已经基本上击溃了阿曼人。
「这位国王在义大利半岛获得了据点,又已经控制了印度洋和红海的入口,对苏伊士地峡产生贪欲也并不让人觉得意外。
「所以北非海盗的事情只是一个藉口,是一个我们不可能满足的藉口,他的目标应该是埃及。」
朱简烜的目标很容易看透,但是看透之后未必会重视,也未必有办法应对。
奥斯曼苏丹听完也没有太过意外,也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我们去年才安排加齐·哈桑率领五万部队去了埃及,重新控制了当地的局势,应该不用担心吴王的贪欲。」
大维齐尔考虑的更加全面一些:
「正常情况下,大明本土距离埃及异常遥远,他们需要几个月才能过来一趟,还需要考虑印度洋的季风。
「听说他们有一种蒸汽火轮船,可以不依赖风和洋流就能航行,但是需要不断地补给煤炭。
「煤炭和蒸汽机肯定会影响船只的载货量。
「他们能在非洲和红海地区维持五万军队应该就是极限了。
「他们能击溃阿曼,也许就开始骄傲了,但阿曼与我们根本不是同样级别的国家。
「哈桑帕夏留在埃及的五万部队,应该足够遏制吴王的贪欲。
「不过,定期来地中海贸易的大明船队,可能会协助美利坚国输送部队。
「所以我们应该稍微加强地中海东部的海上防御。
「还要考虑哈布斯堡和俄国人,他们可能会趁机进攻我们的北部边境。
「同时,还应该将消息通知法国人和英国人。
「他们应该不希望看到大明单独控制苏伊士地峡。
「万一战争陷入焦灼,也好让他们来调停。」
奥斯曼苏丹听完之后稍微考虑了一阵,就基本接受了大维齐尔的建议。
安排海军加强在地中海东部的巡逻。
奥斯曼和阿曼确实不是同级别的国家,奥斯曼在这个时代仍然是数得上号的大帝国。
虽然已经不是苏莱曼那个时代的强势帝国,但是整体的框架仍然没有丢失,也能够迅速组织几万十几万部队。
这时代的奥斯曼统治者的心态也比一百年后的时代自信的多了。
就和阿曼人一样,奥斯曼人不是不知道火轮船,但是在亲身体验过实际威胁之前,意识不到火轮船对航运的影响有多大。
以前需要半年的路程,现在只需要一个月。
以前因为需要考虑季风和洋流难以往来的区域,现在只需要打开蒸汽机莽过去。
现在大明首都应天府,在距离首都一万四千公里的红海打仗,难度跟以前在海南和顺天府打仗相差不大。
甚至路上的损耗可能比以前更小。
而且吴国已经开始列装甲型步枪,使用铜壳定装子弹的后装栓动步枪。
面对使用滑膛枪的对手,已经形成了时代压制。
——
时间慢慢来到了咸宁四十年十月,大明吴国苏伊士作战的准备陆续完成。
闽国公按照最初的约定,送来了第三个师参战。
吴国本土送来了第二个线膛枪师,日本军团也完成了新一轮的整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