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票据上作假和夸张化。
在仓库关闭的时候,汉考克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同时也有几分自得的向朱简烜报告:
「陛下,我最近想到一个新的贸易方案,应该能够继续降低成本和风险,得到更高的利润,希望您能够允许。」
朱简烜立刻好奇的追问:
「你说说看,只要不是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可以拿出来讨论,大家集思广益,才能更好的发展工商业。」
汉考克立刻开始介绍:
「陛下,我们主要是考虑,让拥有大明商品票据的顾客,获得妥善处理票据对应商品的方法。
「毕竟大部分顾客并不会真的去兑换票据,只是将这些商品当做投资。
「我们的商品毕竟是商品,不能永远存在仓库里面,最终总是要销售到最终用户手中的。
「最好的方法,当然是送去欧洲销售,能够得到可观的利润。
「但是,大部分普通顾客,都只拥有少量的商品,关键是他们也没有能力,完成美洲到欧洲的贸易。
「所以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公司,承接将商品集中送往欧洲销售的业务。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想到的具体执行方案有两个。
「第一个方案。
「认可商品本身属于委托人,也就是所有拥有商品票据的顾客,所以货损风险也应该由货主来承担。
「我们只是一个运输和代理销售公司,我们在接受业务的时候就直接收取运费和代理费。
「这样经营,我们基本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但是总收益也比较低。
「第二个方案。
「我们与货主共同承担货损风险,同时也参与分享最终的销售利润分红。
「风险当然更高了,但是拿到了分红之后,最终收益也会比较高。」
汉考克担心朱简烜听不明白,所以讲解的稍微有点罗嗦。
但是朱简烜可是二十一世纪的键政人,对于各种奇特的商业方案都有基本的了解。
这次没有听完的时候就基本明白了,这是补全了期货贸易的最后一环。
让期货有了最终的出路,甚至有机会从欧洲换回金银储备。
而不是单纯在票据和数字层面虚空交易了。
如果放到更高的层面去理解,甚至开始形成资本蓄水池的雏形了。
通过大明期货项目,将大量美国小商人的钱集中起来,参与大规模的欧洲转口贸易。
真正的垄断巨头企业,其实会选择第一个方案。
就像在淘金热门城市卖工具和水,而不是参与进去一起淘金子。
但是对国家发展更有利的是第二种方案。
风险共担,利润共享。
一个公司同时参与的项目足够多,就不会再担心单个项目的盈亏。
只要所有项目的总体利润始终高于损失,那一个公司就能持续稳定的不断赚钱。
但是绝大部分普通公司,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同时经营特别多的项目。
只能同时再拉足够多的人,共同参与足够多的项目。
美国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资本积累,只有这样的方案才能直接经营大型商业项目。
直接搞大项目积累资本的速度,也会比所有人各自小打小闹快多了。
现代海运其实就有类似的方案。
一条船上可能套着不知道多少层壳子公司,一个大型航运公司又会同时参与不知道多少条船的贸易。
就是为了拉更多的公司分担风险。
听完汉考克的解释之后,朱简烜立刻表达了观点:
「我觉得第二个方案更好,相当于全体美国人民共同出钱,给有经营能力的商人去做生意,最后一起分享利润。
「第一个方案也可以做,但前提是你得有足够庞大和稳固的船队与销售网络,能够通过较低的利润率获得足够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