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使不太一样,他们军队再多,势力太大,也还是个军头,你家夫君。」
「已经不能说是军头了。」
薛韵儿愣神了许久,正要说话,就听到一旁的夫君轻声说道:「让冬儿带一带元儿。」
薛韵儿闻言,嗔怪着看了看李云:「作什麽怪,天还亮着呢。」
「不碍事。」
李云伸手环上了她的腰,笑着说道:「开枝散叶嘛,也是正经事情。」
薛韵儿风情万种的瞥了一眼李云,然后站了起来,到门口喊了一声冬儿,冬儿很快过来,笑嘻嘻的看了看自家小姐,然后伸手把小娃娃李元给抱了出去。
薛韵儿回头关上,抿着嘴朝着李云走来。
于是,李家的大业,在这间小小的卧房里开始了。
风卷雨覆,很是激烈。
……
到了下午时分,神清气爽的李使君,才从卧房里走了出来,这会儿他已经换上了一身乾净锦袍,脸上也被薛韵儿认认真真的收拾了一遍。
他本就身材高大,穿上这身锦袍之后,更显得气度非凡。
李云在李园里转了一圈之后,便寻到了正在李园暂住的二舅哥薛收。
薛收没有到江东之前,在老家主要是打理家中的家业,后来又做了一点木材生意和粮食生意,他性格相对踏实一些,做这些实业买卖,积攒下了口碑,生意倒是还不错。
这会儿,他带着一家人住在李园,因为没有事情可做,薛放这大半年时间,主要就是带着薛家的第三代,也就是他的儿女以及侄儿侄女们一起读书。
李云见到他的时候,这位薛二郎正在翻看一本已经发黄的古籍,见到李云过来之后,他连忙站了起来,行礼道:「二郎来了。」
李云拱手还礼,笑着说道:「二哥在金陵,住的可还习惯。」
「习惯,习惯。」
薛放请李云坐下,然后给李云倒了茶水,开口道:「比先前清闲了许多,倒是多了些读书的时间,听闻二郎刚回金陵,到我这里是?」
李云低头喝了口茶,笑着说道:「想给二哥寻些事情做。」
薛放一怔,然后苦笑道:「我是个百无一用之人,能有什麽地方帮得到二郎?」
「二哥之前不是做过粮食生意吗。」
李云笑着说道:「我想让二哥,到江北去重操旧业,再经营一家粮行。」
「我给你出钱出粮,最多一年半载,你就会成为江北,乃至于江南最大的粮商。」
薛放皱了皱眉头,问道:「二郎如今,已经主宰了江南江北,干什麽还要费尽周折去做这种事情?」
「不是为了挣钱。」
李云叹了口气道:「当然了,要是能挣一点,也没有什麽坏处,不过我最主要的目的,是想通过一个粮行,来平抑粮价。」
「二哥可能不知道,江北的粮价,现在比江南,贵了近六成。」
薛放依旧想不明白,说道:「想要平抑粮价,只要官府开仓放粮就行了,何苦这样拐弯抹角。」
「二哥这就不懂了。」
李云笑着说道:「官府出面,除非是直接把赈了,否则出价多贱,也依旧会有人骂贵。」
「而即便是都赈了,也还是会有人骂赈的不够多,想要通过官府放粮,把粮价打下去,需要出的粮食太多。」
「而地方上的粮行则不一样。」
「粮行只需要平价,或者说是市价高一些卖,那麽百姓就会觉得,高粮价已经过去了。」
「有一个民间的粮行。」
「再有官府的粮仓。」
李云指了指薛放,又指了指自己:「咱们相互配合,就可以掌握粮食的定价权。」
薛放认真想了想,然后看着李云说道:「我有两个问题。」
「二哥直说就是。」
「第一个问题,如果江北的同行,过来大量采买贱价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