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死亡和立即死亡虽然都是死亡,但想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一个抉择,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
就在这巴达维亚总督府高层们正在为了是否答应大唐的条件而纠结的时候。
巴达维亚城内,也是陷入了风波之中。
翁同带着几名护卫,穿过行人步履匆匆的街道,快步回到了自家位于巴达维亚城内的粮行。
在回到粮行之后,翁同第一时间就说道。
「快,告诉底下的弟兄们,把之前准备的刀枪都给拿出来,把仓库大门都给锁上,再组织人手巡逻……」
「无论如何,一定要守好粮仓,只要粮仓里的粮食能保住,每人多发一年的工钱算奖金。」
「老子重重有赏!」
翁家本来就是做粮食生意的。
只是后来随着李奕推动工业化发展,他们家这才又做起了粮食加工的买卖。
但在翁合主动申请调往南洋为官之后,翁家便又开始重新重视起了粮食生意。
翁同在巴达维亚开了一间粮行,借翁同在巴达维亚方面的人脉,翁家的粮行从巴达维亚当地低价收粮,然后借海运之便利,运往国内,藉此谋利。
所获颇丰,短短年余时间,翁家的家产翻了将近一倍。
嗯,这个说好听点是站在了大唐国内缺粮,以及开放国门的风口上起飞了。
可要是说难听点,那就是官商勾结谋利。
一般人想要从巴达维亚这边低价收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没有翁合这个兄长的照顾,翁同可没能耐把粮行开到南洋来。
几名夥计闻言,齐声应是。
各自拿起刀枪,准备要守好粮仓。
翁同见此,这才明显松了一口气。
唐军舰队忽然来到巴达维亚城外,随即巴达维亚城内便开始戒严。
满城上下都是人心惶惶,城内的气氛可谓山雨欲来。
街道上的秩序开始肉眼可见的混乱起来。
翁同怎麽能够不紧张?
只是,就在这时候,翁家的粮仓外跑进来一名汉子。
汉子来到翁同面前,开口说道。
「掌柜的,翁大人派人来传信。」
「说是现在巴达维亚城内气氛紧张,要您先带人去租界那边避一避。」
「租界里有警察部队护卫,肯定比外边安全。」
按理来说,这种时候租界肯定比外边安全。
但翁同闻言,却是当即摇头说道。
「不成。」
「你这就回去告诉我大哥,我不去租界,就在仓库守着。」
「仓库里的这些粮食是我翁家的命根子,交给其他人,我实在不放心。」
为了将生意继续做大,翁家用了大半家财,才换来这麽一大仓库的粮食。
就等着发货运往大唐本土售卖!
只要能将粮食运回去,以现在大唐缺粮食的程度,哪怕是刨除货运,仓储,人员等各方面的损耗,利润最少都有五六成。
也就是说,只要这一仓库粮食能运回去,翁家就要发财,
可一但这一仓库的粮食有所闪失,翁家差不多就得一夜返贫。
无论如何,这样的事情翁同都无法接受。
所以,他准备要亲自守在仓库。
汉子见此,也只能是转身告辞离去。
翁同则是带着人继续守着仓库。
很快,一夜时间悄然流逝,什麽事情都没有发生。
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了仓库中。
翁同迎着阳光,揉了揉疲惫发红的眼睛,重重的吐出了一口浊气。
熬了一夜,天终于亮了,他也总算是可以松一口气。
既然昨夜什麽事情都没发生,那麽,白天大概率也就不会有事发生。
伸了个懒腰,刚准备叫人去外边取些东西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