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是骄傲自负的人。懂礼貌、讲信义。实事求是、心平气和。尊重别人的人。往往是谦虚谨慎的人。对于这些不同性格的对话对象。一定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比如对待傲气十足的人。如果他面子看的很重而讲究分寸。那不妨从正面恭维入手。让他飘飘然。因为虚荣而顺从你的意图。这种类型的人只要你说他长得很高。他便会跳起脚给你看。
成达明是这样的人。性格开朗。直率热情。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交往。
“向县长。我知道招商局是个烂摊子。你就是逼我去跳水的。”
向天亮微微一笑。“你有什么为难之处。尽管说。”
“反正不好下手。”成达明还是摇头。
向天亮不以为然的说道:“老成。我听人说。你是名不符其实。牛皮吹得轰轰响。其实沒什么能耐。这不会是真的吧。我还听说。你有些道貌岸然。有点。有点伪君子的风范。嘿嘿……”
这是在戳对方的痛处。
“激将法”中的“激”。确切地说。就是要从道义的角度去激对方。让对方感到不再是愿不愿意去干。而是应该。必须去干。
以义激之的方法。在我们国家更为有效。因为在传统道德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重视人的品德修养。讲求道义、气节。对于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面旗竖在属于做人道德的领地。激之以道义。恰恰都是去触及对方的内心深处。让他认为对方求助的实质是道义的行为。
还有。通过故意贬低对方。看不起他。说他不行借以激起对方求胜的**。也能使其超水平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我们的目的。
“向县长。你别激我啊。”
向天亮摆了摆手。“长话短说。你要不愿去。我就换人。”
“这么说。我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喽。”
“不错。不但要去。而且去了之后还得干好。”
有时候。这种逆反心理的应用。也是一种好的激将法。对于有些人。在某种事情上。你禁止他做。他便会禁不住去做。尤其是倔犟的人更会如此。反之。你放手不管。说“你尽管做吧”。对方反而不愿服从。或者起了怀疑。结果就不去干了。懂得这个道理。便会在很多场合操纵人心。易如反掌。
人类就是这样。一旦被人指示或命令。就会本能地产生反抗心理。
当然。激将法也可以说些反话。这可与一般的反话又有区别。通常的反话是为了讽刺的目的。如果你不希望对牛弹琴。就会希望对方明白你的意思。而这种反激法是一种欺骗。要做的不露声色。才会生效。所以。自然不希望对方明白你的真实意图。对方如果明白你在激将他。你还有什么戏可唱。
此外。激将法还常被用于探测别人的意图与态度。关键之处在于。对于别人高深莫测的只言片语。你要佯装不屑一顾。暗中揣度对方的心底。并点点滴滴将秘密引到他们的舌端。对方一旦发烧。便会不顾一切地吐而后快。最后落入你精心巧设之网。
这个技巧还可用于日常交谈之中。当对方打开话匣子时。佯装怀疑。表示不相信。是使你的好奇心如愿以偿的万能解匙。
向天亮不但要“激”成达明。更主要的。是要利用成达明來激励在座的其他人。
成达明道:“领导。我去招商局也行。你有什么要求就提出來。我心里也有个底。”
向天亮伸出了三根手指头。
“这是我的任务。”成达明问道。
“对了。招商局的任务。今年必须达到这个数。”
“这是多少。”
“三个亿。”
成达明吓了一跳。“三个亿的招商引资任务。向县长。你是想要我的命啊。”
向天亮笑道:“国泰集团公司今年要投资一个亿。你的任务就只剩下了两个亿。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