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开封正式成为了一座孤城,随时都有被攻破的危险!
开封城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丢的,这关系到明朝的生死存亡,一旦城破,京师就如同一个无力反抗痴汉的美丽少女,只能被迫接受侵犯而已——从开封到京师的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就是一个骑兵军团突突的事。
哪怕李自成不取京师,他也可以向东截断大运河的漕运,断绝南方来的粮食和物资,就像安徽巡抚郑二阳在奏章中说的“开封乃枢纽腹心,南北沟通咽喉也,开封不守则无河南,河南不保则无中原,中原不保则黄河北之咽喉断,而天下之势甚危也!”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种极端危险,崇祯皇帝也好,朝廷的衮衮诸公也罢,都不得不拿出最大的决心去解开封之围。
他们暂时把南边的张献忠放到一边,然后掏空了国库和内库,集中了中原腹地和周边的所有精锐,以明帝国最后的力量组建了一支大军。
这支大军由兵部尚书、河南总务督师丁启睿做统帅,保定总督杨文岳为副,总领保定部四万人,通州部一万人,再有山西部,四川部以及河南本地军队一共十万人马。
另外,崇祯皇帝还拿出了宫中用于祭祀的金器交给驸马妹夫巩永固发卖,再有他祖父万历皇帝留下的几株野人参也给卖了,凑足十五万两白银,“买”来了左良玉的八万大军。许诺五十万两,另外三十五万两一直到明朝灭亡都没还上
十万加上八万,一共十八万大军开往河南拯救开封,对外号称四十万。
这就是明末历史上参战人数最多,规模最为庞大的一场战役,后世人称朱仙镇之战。
也有人称它为赌命之战。
因为自此战过后,明朝再也没有力量组织起一场像样的战争。
包括后来的孙传庭出潼关之战,他带着三万新军慷慨赴死,朝廷却连最起码的粮食都不能为他凑齐。
(本章完)
第161章 赌命之战
“咣!”“咣!”“咣!”
两人正说话之间,远处的传令兵已经收起了令旗,转而从背后摘出一个小铜锣敲打了起来,锣点两急一缓,意思是立刻止步,立刻止步。
军卒们知道今天的行军总算是结束了!他们这心里本来就怨气满满,加上此时身上疲累,口腹之中饥渴难耐,许多人不等第二道锣点,直接就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本来还算齐整的队伍瞬间乱哄哄的,有人大声咒骂河南人不敢骂上官,骂他们自己守不住开封,连累我们保定军户千里迢迢去送死;有人望着不远处的涞水县城,喊着要到城里面去耍一耍;更多的人在骂伙夫,骂他们不开眼,还不赶紧架锅子给大伙煮东西吃。
丁大伯也乘乱骂了几句,然后和范四海一起呵呵傻笑,仿佛欺负一下别人,就能让自己的灰暗生活获得一点阳光。
正当他们闹的越来越厉害的时候,忽然有中军官也称材官策马而来,他们身着白色文山甲,手持斩马长刀,长刀雪亮的锋刃几乎要指到众军卒的脸上。
中军官铁青着脸大声警告:“禁声!前方是神眷之地!”
“总督有令,今夜宿于城外,但有不听号令擅自出营,或有出言不逊惊扰神灵者,立斩不赦!”
丁大伯傻傻的笑容瞬间凝固,他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主帅杨文岳并不在军中。
此时,涞水县县衙再一次变成了临时总督部院,县衙外边的几条路口早已戒严,有大队大队的官兵逡巡值守,气氛一片肃杀。
大堂里,杨文岳穿着一身红色斗牛服,端坐在明镜高悬牌匾下方,脸上无悲无喜,但底下站了满堂的总兵、副总兵、参将们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方愈印象中的杨文岳是很温和的,满脸带笑的,就连碰到高二、刘鸡那些小喽喽,他也常常会主动打招呼,就像公园里那些脾气极好的小老头一般。
事实上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