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8章 小刘邦(1 / 2)

杜伏威,他的经历几乎和刘邦差不多。

也是农户出身,而且和刘邦一样,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打架斗殴,踹寡妇门,一样不少。

父母死后,他就经常饿肚子,经常穿壁翻墙偷东西。

他还有个死党,辅公祏。

他与辅公祏是生死之交,辅公祏多次偷羊送给杜伏威。

后被其姑姑告发,二人被迫逃命,聚集一帮人组成强盗集团,当时杜伏威年仅十六岁。

大业九年,杜伏威逃窜到长白山地区,组织山贼,成了山大王。

要不说隋炀帝真能祸祸人,当时可不止他们这样的,还有不少起义军。

李渊都才是大业十三年起兵,杜伏威大业九年就起兵了。

开局连个碗都没有,就是两人拉起一支队伍。

杜伏威后来又带着人参加了起义军,因作战勇猛,打仗冲在最前面,撤退走在最后面。

很快取得大家尊敬和信任,被推为首领。

可是他们的起义军势力太小了,就那么几百人,每次遇到隋朝的大部队都只能跑。

接下来,杜伏威就那么一直吞并其他的起义军,逐渐壮大。

而且,杜伏威和刘邦一样,也参加过鸿门宴,可是杜伏威比刘邦牛逼。

牛逼就牛逼在,刘邦是在人家大营里参加鸿门宴,属于被杀的一方。

杜伏威不一样,他是跑到别人的大营里,他摆鸿门宴杀别人。

完事还带着二十几个人,就那么直接那么,轻易的接手了几千人的军队。

李恪上辈子的小说,都写不出来这么日天的情节,可人家就是这么干了。

随着杜伏威吞并了好几支起义军,队伍来到几万人,也就开始和隋朝军队作战。

隋朝军队根本打不过,杜伏威连战连胜,成了江淮一霸。

随着实力的增加,杜伏威开始收买民心,特别是当地老百姓的民心。

隋朝虽然很强盛,但是对老百姓真不怎么样。

又是修大运河,又是征兵打仗的,老百姓都恨死隋朝了。

杜伏威不仅打仗猛,胆子大,还知道想立足就要有民心。

为了赢得民心,杜伏威在江淮只收很少的赋税。

连李渊进入长安,都只是免去了苛捐杂税,其余税还是正常收。

到了武德元年,李渊建唐,还有隋炀帝之死都发生在这一年。

当时天下大势还不够明确,当时最有可能统一天下是李渊、王世充还有窦建德,萧铣,这些都是大割据大势力。

杜伏威知道,自己肯定弄不过这些人。

先是投靠的王世充,被封为楚王。

后来王世充打不过李世民,一连输了好几仗。

杜伏威就又投降大唐,成了“吴王”。

听说杜伏威投靠了自己,李渊很高兴。

让他负责江淮一带,封杜伏威为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上柱国,封吴王,赐姓李氏。

连瓦岗的李密都不如杜伏威,李密当初都还只是邢国公。

连李世民曾经也是“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李神通曾经也是“山南道安抚大使”

可见,李渊当时把杜伏威的地位拔高的,就差封一个“三公之位”,就能和李世民平起平坐了。

而李渊对杜伏威这么好,就是看重了杜伏威在江淮的地位和实力。

原本江淮一带是三足鼎立,除了杜伏威还有李子通和沈法兴。

先是李子通击败沈法兴,接着杜伏威又打败了李子通,这时,杜伏威成了江淮真正的霸主。

正在杜伏威春风得意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击败了窦建德和王世充,当时的天下只有少数几个割据势力还存在。

杜伏威虽然归顺了唐朝,但只是名义上的,唐朝对江淮一带没有任何干涉。

等李世民灭掉其他割据势力后,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