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241.第241章 开科取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41.第241章 开科取士(3 / 4)

律法、明字文字、明算术算等五科有建树者,皆可入京考试。

其中佼佼者选为朝廷官员!

诏令颁布,又经邸报刊印散布八方,天下有志之士,寒门、乃至没有门第的落魄之士是何反应,可想而知。

一时间。

赶赴长安者,犹如过江之卿!

鉴于当年朝廷募士从军时,有诸侯王从中阻挠,没错,说的就是淮南王刘安,这一次,天子特地下诏:

“凡诸侯国子民,亦可参与朝廷科举,如有诸侯王暗中阻止,一经发现,休怪朕不客气!”

预防针打了。

倘若还有人往枪口上撞,那刘彻不介意让自己某个叔伯兄弟死上一死……

在长安愈发热闹之际,期间还发生过一个小插曲。

皇帝颁布的科举五科中,像术算、辞赋,要靠的题目很直观,即便是律法科,选题的框架也必然是在汉律内。

可明经,即,经学。

这一科的考试范围,却得人为框定,其实就是皇帝选,而皇帝选的经义不止儒家《孝经《论语《公羊传等。

还有《韩非子。

后者,可是法家经义!

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选选就好,就和太学五经博士,只有儒家的五经一样。

只有儒家经义、儒学的选官通道,意味着,选拔出来的官员就一定是儒生!

多了一个法家经义,就是开辟出一个法家选官途径,儒家的垄断地位瞬间受到挑战。

出身儒门的朝臣很快便做出反应,他们第一想法是去找董仲舒,可惜,董仲舒不知何时已返回家乡广川郡。

广川远在齐鲁之地,短时间无法去寻。

旋即。

京城儒门官员找上了刚刚上任的光禄丞,倪宽,找他也很合适,因为负责此次科举考试的人,正是倪宽。

将来通过科举选出的‘天子门生’,也会置于光禄丞之下,算来算去,找他非常合适。

然而。

倪宽却对来寻的同门说:“科举是太子献策,你们以为明经科出现法家经义是巧合?”

“太子塞进来的法家经义,你们想让我带头抵制?”

“忘了孔师?”

想起如今声名狼藉的孔安国,头脑发热的儒家官员仿佛夏日里被人泼了一盆冰水,透心凉!

抵制是不可能抵制了,众人打个哈哈,各回各家……

不过。

话又说回来,刘据给独尊儒术掺沙子,倪宽都看得出来,皇帝会看不出来?

还有一点。

皇帝让倪宽这个儒家门人负责科举,符合儒术独尊的国策,但又让张汤的儿子张安世担任太学祭酒。

其中意味,就很值得噘磨了……

落叶黄。

秋风飒飒。

紧邻长安清明门南侧,隶属光禄寺的贡院大门洞开,一众或亢奋、或沮丧的人鱼贯而出。

寻着乡音,大家迅速分为一个个小团伙,朝着长安各处的落脚地散去。

前街西行的主干道上。

一群齐地口音正热烈讨论着。

“好险好险,幸亏跟着先生学经的时候没有偷懒,差点答不上来,诶,你们答的如何?”

“不敢与东方兄的明经科比,在下考的明算科,倒也答了个大概。”

“嗐,刘兄客气,经义、术算都一样。”衣着得体、较为健谈的东方姓青年谦虚一句,随后试探道:

“刘兄,你可是……”

“误会误会。”腼腆些的刘姓男子知道同乡在想什么,连忙摆手:“在下虽姓刘,却是商贾出身,不敢攀附天家。”

“奥……”

东方姓青年点点头,哈哈一笑,与其攀谈几句,没有半分鄙夷神色,随后很自然地看向同行的其他人。

“我与刘兄一样,考明算科,尚可。”

“谦虚了不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