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陈凡,以后咱们就是舍友了。”
“你好,额叫孙平安。”
“孙哥,听您这口音,像是西北那一块的?”
“对,老家榆林的。”
“黄土高坡啊,难怪能养出您这样豪迈魁梧的汉子,就孙哥你这膀子,一只手估计就能把我提起来。”
潘荣林听着,暗暗好笑。
这个陈凡,是有点贫,但确实不难相处:“行了,你们等会儿再聊,给你们交代个事儿。”
把书桌下的带靠背的板凳拉了出来,潘荣林介绍道:“这玩意你们可得看好了,毕业时要交还的,不然毕不了业。”
“别看这玩意儿不起眼,看电影、开大会、校庆什么的,都要用到,在京大代代相传,不知道坐过多少风流才子呢。”
“没其它事了,你们聊着,好好相处,以后要住一起四年呢。”
交代完了,潘荣林就撤了。
报名处那边,事情还多着呢,送陈凡过来,主要是想借此了解一下,看这个学生好不好相处。
“陈凡,你的行李呢?”
“搁家里头呢,明儿再搬过来,今天就是过来报名的。”
陈凡应了一句,仔细地观察宿舍,都是上下铺的铁架床,放了三张床,可以住六个人。
进门的左手边放了两张床,右边只放了一张床,空出来的位置做了一个大的衣柜,一共有六个格子,每人一个。中间是一张巨大的长方形桌子。
条件,是真简陋!
陈凡找到自己的床位,右边的下铺,靠着阳台的窗户,这是黄金床位,采光、通风都是最好的。
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抹布,去阳台的洗手池弄湿了,陈凡麻利地把自己的床位、桌子和椅子擦干净。
见阳台上有扫把、畚斗,拿起来就开始打扫,正忙活时,宿舍门被推开了,一个拎着大包小包的少年走了进来。
陈凡打量了一眼,一米七出头的身高,戴着眼镜,瘦瘦弱弱的,跟孙平安的形象,倒是截然相反。
这人进来,先把行李放下,操着老广的口音:“你们好,我是辛英杰,也是 315的,经管班的。”
政治经济系就两个班。
一个政经班,一个经管班,一共就招了 63名学生。
“你好,孙平安,政经班的。”
“陈凡,政经班的。”
“你俩都是政经班的?搞不好我是插队,插进来的。”
辛英杰把行李放下,挠了挠头,突然看向陈凡:“等会儿,你叫陈凡,这名字好耳熟,《陈凡社评集该不会是你写的吧?”
“没错,是我写的。”
“我哋嘅天,呢个嘢真系好神奇!”
辛英杰激动地喷了一句粤语,麻利地打开书包,拿出来一本《陈凡社评集:“哥们,你的文章,我可一篇都没落下,从羊城坐火车过来,就反复看了两遍。”
“那是我的荣幸!”
陈凡微笑,这话还真不是客套,而是认出了辛英杰这个人。
后世在电视上经常看到,某部·委里的大牛,属于他上辈子够不着的人物,在金融圈里有着极高的地位。
不过这会儿,这位未来的大牛,也只是个年轻的学生。
陈凡忍不住打趣:“辛英杰同学,每篇文章,你是看前半段,还是看后半段?”
辛英杰愣了下,随即笑道:“必须是后半段啊!”
后半段,都是怼人的!
陈凡乐了,这哥们是好相处的,也是个嘴上能白话的。
“陈凡,给我写个寄语,等会儿送我对象去,她也是你的书迷,尤其喜欢你那本《最美的青春。”
“你对象也在京大?”
“对啊,我们一起考过来的,刚才先送她去宿舍,该说不说,她宿舍还是有美女的,回头给你介绍一下。”
说到这儿,辛英杰突然拍了下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