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顺利。
他们一路上游山玩水,走走停停,收收程仪,接受地方官员宴请,睡睡地方官献上来的女人。
从通州到杭州十八日的行程,愣是走了一个月。
嘉靖三十六年,七月初八,林十三一行人达到杭州。准备在杭州歇息五日,再启程去福建。
到了胡宗宪的地头,自然要去总督府拜望。
林十三进得总督府书房,见到胡宗宪大为惊诧。这才一年没见,胡宗宪仿佛老了十岁。
胡宗宪才四十五岁的人,头发已经白了一半儿。他颧骨高耸,已然瘦得脱了相。
林十三惊讶道:“我的胡部堂,您怎么成了这番模样?瘦了一圈都不止!”
胡宗宪苦笑一声:“东南的军事、民政、人事全在我肩上担着。万斤重担压着,我能不瘦嘛?”
“朝廷里那群言官总说浙直总督是天下第一肥缺。其实是第一难缺。”
一旁的总督府幕僚徐渭道:“胡部堂为了抗倭大事,天天睡不过两个半时辰。每餐用饭不过半碗米。不老、不瘦就怪了。”
林十三情真意切的说:“我的胡部堂,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啊!如今京中有言,朝廷不可一日无东南。东南不可一日无胡宗宪。”
“您若累出病来,偌大东南可怎么办啊?”
胡宗宪转头吩咐徐渭:“你先下去。”
徐渭离开。
胡宗宪道:“林老弟”
林十三连忙道:“私下里您还是喊我孙子吧!咱们按锦衣卫的辈分论。”
胡宗宪却道:“你认了小阁老当大哥。我喊你孙子?小阁老知道了不得写信骂我?”
“林老弟,我有两件事要求你帮忙。”
林十三道:“祖父,哦不,胡大哥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十三就是。”
胡宗宪开门见山:“第一件事,阁老已经给我来了信。我知道你此番南下,给御猫招婿是幌子。”
“福建巡抚阮鹗保不住了。你回京之日,就是阮鹗失势之时。”
“明跟你说了吧。我想保荐浙江海道副使谭纶做福建巡抚。他准备了一只毛青眉白的公猫。劳烦你带回京去。”
“你只需告知皇上,这猫婿是谭纶孝敬给宫里的。其余事我自会办。”
林十三惊讶:“谭纶是裕王爷的人啊。您保裕王的人取代严家的人,阁老、小阁老那边.”
胡宗宪反问:“你可知历任浙直总督为何鲜有善终者?”
林十三拱手:“还请胡大哥赐教。”
胡宗宪道:“因为以前的总督,用人时总考虑谁是谁的人。非己党而不用,是敌党则打压。”
“光想着搞党争,平倭之事办得好嘛?不吃败仗才怪。”“我用人,不看谁是谁的人。只看有没有真本事,对抗倭大业有没有用。”
“谭纶有疆臣之才。既懂民政又懂军事。将来的功业不会亚于夏官杨博。”
“若他做了福建巡抚,扫平福建倭患指日可待。这样的人,我一定会大力向皇上举荐。”
林十三道:“胡大哥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真有古德臣遗风。”
胡宗宪皱眉:“你小子在京城那个斗虫罐里待久了,眼里也全是党争。我跟谭纶有什么仇?”
“谭纶与我一心,为抗倭大业殚精竭虑、宵衣旰食。他不是我的仇人,而是我的至交!”
林十三连连附和:“胡大哥教训的是。是十三短视了。”
胡宗宪又道:“第二件事。我听说你跟裕王府李妃的弟弟李高关系匪浅?”
林十三颔首:“嗯。我们俩如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一般。我还收了他做徒弟。”
胡宗宪道:“戚继光想结交下李高。你代为引见引见。”
胡宗宪之前点拨戚继光,让他想法子结交裕王府的红人,国子监司业张居正。
然而张居正颇为爱惜羽毛。戚继光派人进京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