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第130章 武宗爷,嘿,真英雄也!(四千字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0章 武宗爷,嘿,真英雄也!(四千字章)(2 / 4)

“但咱明军袍泽也能知晓,皇帝在跟他们并肩作战!”

“武宗爷是在拿自己的命提振我明军士气啊!皇帝带头冲锋,袍泽们能不拼了命的往前冲?”

“那一仗呦,真称得上是‘上下一条心,君臣同浴血’。”

“我一个老袍泽跟我说,他亲眼看到武宗爷砍下了两颗鞑靼骑兵的人头!”

“我们边军将士,是多希望武宗爷能长命百岁啊!可他”

梁指挥使越说越动情,一双老眼中甚至泛起来泪。

张云道:“诸位,举起酒杯。这杯酒,咱敬一敬英明神武的武宗爷!”

众人一饮而尽。

梁指挥使话锋一转:“武宗爷一战打得鞑靼十年不敢南下。再看看如今武宗爷若知道大明九边窝囊成这个熊样,棺材板恐怕都压不住啦!”

林十三不动声色的问:“何出此言?”

梁指挥使怒道:“杨顺那个鳖孙。要说克扣边军军费,乱征边关百姓徭役肥私,嘿,他是个行家里手!”

“要说打仗,这鳖孙胆子小的像只兔子!”

“今年夏鞑靼人入寇应州。那是武宗爷浴血奋战过的地方。理应调各地边军前往迎击!”

“他却按着死活不让增援。还说什么以静制动。制他娘了个臭伯夷!”

“鞑靼人破了四十堡,抢掠了大批粮草辎重。连城堡上安放的铁炮都给拆下来带走了!杨顺竟坐视他们大摇大摆撤出了应州!”

“有这样的总督,迟早败光武宗爷留下的家底儿!”

张云插话:“林传奉。沈炼上奏疏参杨顺。我知道朝廷里有人说他这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

“其实,沈先生是说出了边军将士人人欲言又人人不敢言的心里话!”

梁指挥使道:“我们边军有不少袍泽听说沈先生要参杨顺,都表示要联名。”

“可沈先生说,边军跟被贬的罪员联名上参劾奏疏,会被人扣上图谋不轨的帽子。这才作罢。”

“他娘的。那杨顺还任人唯亲。他一到任,大同、宣府、山西的总兵、都司、副将、参将全换成了舔他腚的人。”

“那些都是没打过硬仗的马屁精。”

张云怒道:“没错!宣府如今的总兵周世杰,以前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指挥佥事。把自己的小老婆献给了杨顺暖被窝。四年间竟升为镇帅!”

“别的将领升官是靠打胜战砍人头攒军功。他周总兵是靠着小老婆在总督榻上一骑绝尘!”

梁指挥使道:“这几年在宣大升起来的这批人,要么是舔杨顺的腚。要么是舔杨顺后台严家的腚!”“阳和卫所有个千户,不知怎的,跟小阁老的一个小妾攀上了亲。他拿了千户所一年的军饷去给那小妾送了礼。”

“你们猜怎么着?完事儿他就升了阳和卫指挥使!”

“这种靠舔上官腚和上官裙带升上去的边将能打仗嘛?有了边衅不得跟杨总督穿一条裤子,当缩头乌龟?”

“同样都是姓杨,另一位杨总督治宣大时,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那时我们边军的军纪严明,上下都有一股子不要命的狠劲!”

梁指挥使所说的“另一位杨总督”,显然指的是杨博。

梁指挥使的话越说越出圈,骂完了杨顺骂严家父子,骂完了严家父子,再下去恐怕要骂皇帝了。

林十三连忙岔开话题。他问许知州:“许老兄可知阴阳宗?我听说阴阳宗在宣府、大同一带有十万宗众。”

“此等装神弄鬼诓骗钱财的假道宗,你们宣大地方官不管嘛?”

许知州一声叹息:“想管。管不了。”

许知州喝了口酒,将“管不了”的原因娓娓道来:“边关土地贫瘠,产量少。以前都是朝廷拨给军囤粮备战。”

“近十几年来,朝廷拨给边军的军囤粮年年不足。有时只拨下来两三成。”

“军囤粮不足。遇到战事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