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尴尬的咳嗽了一声:“我说二位先生。你们真没把我当北镇抚司缇骑啊。话题都扯到造反上了。”
林十三身为传奉官是有密奏之权的。他已经决定,将“徐家田,遍松江”这六个字写进密奏里。
李时珍感慨道:“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我此生,充其量只能做个中医。”
听得出,李时珍其实是个有理想抱负的人。
林十三连忙扯开话题:“李先生此去舟山是为寻哪几种草药?”
一提到草药,李时珍算是打开了话匣子:“一寻金毛耳草。二寻细叶朗蕨。三寻紫金参。四寻浙贝母。”
“金毛耳草可清热解毒,治蛇毒;细叶朗蕨治烫伤;紫金参活血补血,有消肿止血之奇效;浙贝母清热化痰,能止咳。”
林十三好奇的问:“胡抚台说您正在编著一部医药典籍。里面有多少种药?”
李时珍答:“应有两千种左右。每一种我都要亲自采集,试过药效,才能入典。这三年我已采了两百种。”
林十三惊讶:“那您编纂这部药典,岂不是要耗上三十年?”
李时珍道:“若能著成这部药典,惠及后人我上毕生精力又如何?不枉此生!”
李时珍这样说,林十三对他的钦佩之情又加了三分。
行了七日,众人终于到达了华亭县的海港。
海港内已经停泊了一搜小福船。
水师百户陈璘见到小福船,就像是屎壳郎见到了粪球。
他兴奋的对林十三等人介绍着小福船:“福船首尖尾宽,底尖上阔。用的是福建的松木所制。共分六等。咱们眼前这艘是第四等小福船。”
“别看是第四等,却可容百人。吃水一丈二尺。船首架红夷大炮一门。两侧炮舱各架千斤佛朗机快炮三门。另有碗口大铳四门,鲁密铳十六支。克敌弩十支。”
林十三道:“我只关心,若遇上倭寇,咱们打不打得赢?”
陈璘答:“倭寇的战船名曰八番船。这条四等福船给我指挥,一条可以打得赢三条八番船!”
众人登船。船上的水师士兵已经备好了淡水、食物。
从华亭到舟山本岛有大约五百里。福船顺风全速,二十个时辰便可到达。
福船起航。林十三站在舰首的甲板上,手扶着红夷大炮。他对身边的陈璘说:“这是我此生第一次海上航行。”
陈璘笑道:“海之大,不知几万里也。我得多谢林传奉。若不是你出海寻找白鹿,我也没有指挥一艘四等福船的机会。”
旁边的孙越扶着甲板的木栏,“呕呕呕”把刚吃的饭全都吐到了海里。
吐完,孙越大骂道:“他娘的,做运河漕船时没晕船。到了海上倒晕起船来了。”
陈璘笑道:“跟大海相比,运河不过是条小水沟。”
李时珍从袖中拿出一个小纸包,递给孙越:“把它溶水喝下去,一刻后就不晕了。”
林十三问:“这药是?”
李时珍语出惊人:“是曼陀罗粉。”
林十三惊讶:“那不就是蒙汗药嘛?”
李时珍点头:“没错。蒙汗药在陆上是谋财害命的邪药。在船上却是治晕船的神药。”
“晕船的人喝了它,并不会昏睡过去。反而会精神百倍。它能止吐、治头疼。”
孙越连忙将曼陀罗粉泡在了铜水壶中:“我喝,我喝。只要能治晕船,您给我鹤顶红我都喝。”
突然间,桅杆瞭望台上的士兵一声惊呼:“八番船!倭寇!是倭寇!”
“当当当”,他敲响了戒备铃。
陈璘皱眉:“真是冤家路窄。刚出海就遇见倭寇了。炮手就位!立即填充炮、铳!”
林十三却是稳若泰山:“不急。别贸然开炮!把胡抚台给咱们的那一方船旗挂起来。”
一名士兵打开了胡宗宪给的木匣,从里面拿出了一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