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第109章 程仪与程女(四千字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章 程仪与程女(四千字章)(3 / 4)

的大志向。

故他临行前,去往唐顺之隐居的宜州山中拜访。询问东南抗倭之策。

唐顺之一番解答,赵文华惊为天人。他给朝廷上奏疏、给首辅严嵩写举荐信,力荐唐顺之为兵部职方司郎中。

兵部职方司,专司制定明军用兵方略。唐顺之得以施展所长。

应该说,唐顺之是个如假包换的严党。

可惜后世某些史家秉承着非黑即白的原则——奸党里就不能有好人。说什么唐顺之只是为了抗倭大业与严党虚与委蛇,并非真心依附严嵩之类.

言归正传。

赵文华领着唐顺之来访,这是今夜来林家的第四拨人。

赵文华道:“小十三,这位是兵部职方司的唐顺之唐郎官。他此番受命前往东南督战,与你同行。”

林十三连忙道:“啊,能够与唐郎中同行,小人荣幸之至。”

赵文华问:“难道你不问问,我为何让他与你同行嘛?”

林十三答:“回赵部堂的话。您若想让我知道,一定会告知。你若不想让我知道,我又何苦多问?”

赵文华伸出了大拇指:“你小子做人做得通透啊。罢了,跟你打招呼了。过几日你们一同启程吧。”

今夜四拨客人来访。林十三确定了两个同行的同伴,一个是锦衣卫南镇抚司总旗沈惟敬,一个是兵部职方司郎中唐顺之。

林十三还想带上自己的徒弟孙越。他们向来是一根绳上的两个小蚂蚱。

至于家眷,林十三不打算带。那可是倭患丛生的东南。御史返乡都有被倭寇砍死的。何况官员家眷?

晚上,他嘱托碧云照顾好家里。又是一番缠绵自不必说。

翌日清晨,林十三来到了西苑,交待一众养宠内宦不要趁他不在,上下其手捞钱。

随后他又去了一趟锦衣卫本衙,跟上司刘守有作别。

刘守有这一番很大方。给了他两个北司总旗队沿途保护他。

他最后去了驯象所。找老上司常青云作别,又找到孙越,提出让他跟着去江南。

孙越乐得跟林十三去江南长长见识。师徒二人一拍即合。

嘉靖三十五年,六月十八。传奉官林十三启程,离京前往东南,替嘉靖大皇帝寻找白鹿祥瑞。

此番南下,林十三等人走的是水路,沿运河南下。

出京三日,传奉官船在北直隶沧州府停靠。沧州知府率阖府官员迎接。

沧州知府姓徐,是严党小喽啰之一。

徐知府先给林十三行了礼,问了圣安。

随后徐知府笑道:“林传奉来了我们沧州,我们沧州的官员士绅已经说好了,定要好好款待,让您宾至如归。”

说完徐知府又压低声音:“贱内的妹妹是罗龙文罗郎中的第七房小妾。”

林十三道:“啊,原来是自家人。”

徐知府拍了拍手。

两个人捧着两个红漆盘来到了林十三面前。红漆盘上盖着一方红布。

徐知府道:“区区几十两程仪,不成敬意。一份是给林传奉您的。一份是给唐顺之唐郎中的。怎么不见唐郎中?”

林十三答:“他说他留在船上钻研兵书和舆图。就不下船跟我们一同瞎逛了。”

徐知府颔首:“那好。来人啊,把这一份送上船。”

说完徐知府又给林十三做了个“请”的手势。

林十三会意,掀开了红漆盘上的红布。上面有六个银锭,都是十两锭,区区六十两而已。

这是表面上的“程仪”。

银锭下还压着一张银票。银票上大书“白银一千两正”。

林十三搓了搓手:“啊呀,我不过是途径贵治。怎么好收这么重的程仪?”

徐知府一脸诚惶诚恐的表情:“你要不收,沧州的官员、士绅恐怕会寝食难安。”

说完徐知府再次压低声音:“银子是沧州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