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这个精通双语的土著随时做翻译,陈舟给三名亲信灌输各种观念时,基本都能无障碍交流。
作为预备役亲信,福禄寿三人最开始接受的待遇就与其他人不同。
许多其他土著直到现在还没弄清楚的事,这三人被选中当晚就被告知了。
都是同时被俘虏的人,虽然被陈舟挑走,身份地位逐渐产生区别,对于这些同伴,福禄寿三人还是有些感情的。
尤其是陈寿,三人之中,独属他最重情谊。
听着同伴的牢骚,他一边解答着问题,一边讲着那群“前辈”登岛后的几个阶段。
从露天而宿,到穿衣服,再到拥有自己的简陋小屋。
待遇的提升,并非一日促成,而是天长日久,用贡献换来的。
了解到前辈们的遭遇,想到自己刚登岛就能享受较为幸福的生活,其他土著心中的烦闷顿时被排解了不少。
同时,他们心中也不由自主地出现了登岛以来的第一个小目标——
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
……
盛宴上的小插曲并不影响整体的热闹氛围,在陈舟的监督下,最终还是圆满结束了。
节日最后环节,照例分发礼物。
原来的土著和星期六星期日二人都领到了心仪的礼物。
至于后来的一批人,拿着手中满是文字的白泥板,全都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那是星期六通宵达旦,认真为他们准备的“家庭作业”和“练习册”。
其中包括拼音练习、一些简单的日常文字练习,还有数学题练习。
新生活还没开始几天,这批土著却都感受到了“作业”带给人的压力以及学习的痛苦。
与星期六星期日的速溶咖啡,其他土著的新衣服新袜子相比,他们收到的哪能叫礼物,说是惩罚还差不多。
但老师对学生天然具有压制,就算对礼物再不满意,他们也不敢表现出来,只能勉强将嘴角挤出一个弧度,装作高兴地拿着白泥板,强颜欢笑。
……
狂欢过后,所有人的生活都步入了正轨。
土著们按部就班地完成每日工作。
新成员的加入增加了粮食方面的压力。
由于窑洞前的田地距离工厂太远,不便于种植,新开垦的庄稼地被选定在了河道上方那片宽阔的绿地周围。
鸽子洞内产出的鸟粪经过搬运,直接送达新庄稼地当做肥料。
岩河距庄稼地不到百米,灌溉极为方便,且水车磨坊也在不远处,只需在磨坊旁边修建一所粮仓储藏谷物,待到收获时,便能形成一条流水线,以最快的速度将谷物脱壳研磨,制成粮食。
除开垦种植新庄稼地外,陈舟还命令土著给新成员建造了几间小木屋。
三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既不方便,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新成员学会做饭,懂得穿衣洗漱,能照顾好自己后,便可搬进新家了。
当然,为了避免老资历心里不平衡,新成员的房子都盖得没那么精致。
房间内只有一张床,一个用石砖垒砌的灶台,还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以及些许生活用品,诸如碗筷油灯一类。
厕所是公用的,仿照农村旱厕的模样修建,旱季恶臭熏天,雨季蛆顺着茅坑往上爬。
为了避免这个厕所破坏工厂附近的环境,影响心情,陈舟特意将厕所建造在山脚下的林地中,这样即使从海上吹来大风,他在工厂内也不会闻到臭味儿。
……
土著们各有各的工作,陈舟也没闲着。
7月30日送来的神秘奖励是一批大白和乳胶漆,恰好可以把他叙利亚风格的工厂墙面装修一番。
不过大白和乳胶漆数量充足,却没有用于打磨腻子的沙皮和滚刷。
为此,陈舟又了些时间自制了几件工具,直到8月8日才正式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