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安宁。
也就在这时,一封从提尔寄来的信函到达巴巴罗萨手中,由巴利安所写,信中详述了加利利海西之战的经过,还有耶路撒冷守卫战的结局。
圣地陷落,王国岌岌可危!
徘徊在黎凡特的基督徒们泪流满面,遥望西方,祈求基督教世界最强大的帝王能够施以援手。
那一刻,巴巴罗萨仿若受到神启,宛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春雨滋润大地,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有一项未完成的圣使命等待他去完成。
他深信,此次远征将为他推开通向天国的大门,迎接主的恩宠与慈爱。
在美因茨会议上,巴巴罗萨向在场的众多封臣宣布,自己将肩负十字军的十字架,并庄严声明“神圣罗马帝国”即将对“异教徒”发动一场“神圣的全面远征”。
总之,欧洲最强大的帝国动员了,一万五千名精锐士兵开始集结,其中骑士的数量更是多达三千。
鉴于巴巴罗萨曾在1175年与萨拉丁缔结友好协议,他派迪茨伯爵亨利二世向萨拉丁发出最后通牒,正式宣告协议作废。
当使者从圣地归来时,还带回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塞浦路斯,公然宣布支持第三次十字军?并且强调愿意为过往的十字军准备补给,以及提供修整的军营?”
“这、这怎么可能?”
虽然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由于东帝国的巴西琉斯主动向教宗求援,但就历次十字军的效果而言。
两个字:晦气。东正教在这个过程中,可谓是纯纯的大冤种。
这回,塞浦路斯教会,居然主动跳出来站台十字军,可以说是向天主教世界,释放了浓厚的善意。
而且从地图就可知道,塞浦路斯在东地中海多么重要,对于圣地局势又如何关键。
作为东地中海最大的岛屿,有着十几万人口的塞浦路斯岛,可以轻松供养两三万的大军停留。
作为一条永不沉没的巨舰,塞浦路斯也能让乘船路过的朝圣者与十字军,提供长时间的休整,从而为后续的圣地征战做足准备。
可以说,塞浦路斯的这一下表态,顿时就让天主教世界中真正的有识之士,对这次十字军东征充满了信心。
巴巴罗萨下意识地画了一个十字,低头祈祷。当祈祷结束,他心中顿时明晰:这是一次在主的注视下展开的“真正的”十字军东征。
若非主做出了指示,亲自干涉了世间,又怎么会有塞浦路斯的改变呢?!
有关盖里斯的名字,也出现在欧洲,只不过有关盖里斯的消息,被塞浦路斯刻意遮掩了一部分。
盖里斯成了塞浦路斯教会认定的圣人,是来自耶路撒冷的圣者,是他促成了塞浦路斯的悔改。
这必然是因为主不忍目睹圣地沦丧,才干涉了人间啊!
不然怎么平白就多了个圣人出来呢!
圣人和圣子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在基督教中,圣人saint是被认为拥有非凡的信仰、美德和灵性生活的人。
圣人被视为具有特殊恩典和道德榜样,能够引导和激励信徒的生活,象征着基督教价值观的崇高体现。
在基督教的传统中,特别是在天主教、东正教和圣公会中,圣人还被认为可以在信徒与上帝之间代为转达祈祷请求,具备上帝部分权能的恩泽。
因此,天主教、东正教的圣子只有一个,但施行“奇迹”的圣人却有着许多。
“祂就在那里,俯视芸芸众生,祂向我等赐予试炼,而我将带领你们回应祂的呼唤。”
“那片圣地,是基督受难与复活之地,如今却落入异教徒之手。我们怎能容忍此等亵渎?我们怎能坐视圣城沦陷,坐视我们的信仰受辱?”
“你等曾为我而战,为荣耀而战,而今,我请求你们,为主的名义战斗!将我们的荣耀献给祂!”
巴巴罗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