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这个时代,确实不是什么稀缺玩意,但城市行会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能够同埃米尔这样的地方总督进行无限制格斗大赛。
这可就成了阿拉伯中东地区的特色了。
当然,作为埃米尔的阿迪勒,肯定是不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原因的。
事实上,若非因为中东地区长久以来的政局混乱,加上各个苏丹、埃米尔的“无限权力”暴君政治。
城市行会,也大可不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属于是手里不拿把武器,苏丹埃米尔,压根就不把你当人了。
作为老一辈封建主义斗士,阿迪勒抱着朴素的情感,对斯蒂芬妮的遭遇做出了同情。
并且一再向汉弗莱保证,自己必须要对卡拉克城施以最为严酷的惩罚。
在这么一个处境下,阿迪勒加大了对城市的围攻力度。
不过,即便是这种处境下,面对着阿迪勒隔三差五,便大规模攻城、用投石机发射石块。盖里斯依旧没有出全力,事实上现如今的盖里斯,在阿迪勒攻城的时候,都控制着自己的箭矢频率,没有过于的突出。
只是更加精准的射杀那些攻城军队中的关键人物,打乱阿迪勒攻城的节奏。
之所以这么干,其实主要是担心自己一时间用力过猛,把阿迪勒那边的军队给吓到了。
以盖里斯目前的身体素质来说,160磅的重弓,差不多能站在那里拉上半个小时。
一分钟10支箭矢,还是能射出去的,三百支箭矢中。哪怕只有三分之一能射中目标,那也是100人的伤亡。
就阿迪勒那支大军,根本扛不住盖里斯在守城时的全力输出。
但这样一来,就颇为不美了。
毕竟盖里斯会离开卡拉克城,而这座城市迟早有一天需要自己直面困境,同时亚嫩那边的军队也需要一次见血的机会。
如果事情都让盖里斯一个人干完了,那日后盖里斯不在这边的时候,他们又如何处理问题呢?
为此,在盖里斯的刻意控制下,卡拉克城这边始终都给阿迪勒的军队一种感觉。
就是守城的人手其实并不多,只要再加大力度一些,就能将这座城市攻克。
……
现在的时间,已经八月了,彻头彻尾的干旱季节。
整个外约旦地区的农业,都近乎停滞,唯有一些无果之类的果树,还需要照料。
在这个农闲的时节里,亚嫩郡下的各个区,都在紧锣密鼓的训练民兵。
便是伊莎贝拉麾下的耶路撒冷王国国军,也将一个职业连队,扩张到两个连队。
新的职业连队也就是二连,同原先的一连不同。
一连虽然是用长枪手、剑盾手、强弩手混编,但依旧是纯粹的步兵连队。
二连则是依托从贝都因人手中俘获的大量马匹,组建出的一支骑步混编连队。
当然,二连的步兵,其实也都是骑马步兵,有着更快的机动性,能够更快的支援战场,甚至于是跟上骑兵的机动,帮助骑兵提供支援。
在亚嫩这边接到书信后,依托郡守、郡议会对各个区议会的指导权限,各个区的民兵们紧锣密鼓的被动员了起来。
这些被动员起来的民兵,需要临时编组成更高一级的营级作战单位,并进行一段时间的集训,才能投入进真实的战斗中。避免因为临时编组的原因,导致各种手忙脚乱的军令不通。
与同时代的封建体制军队不同,目前亚嫩的各个军队,都在盖里斯的意见下,建立起了明确的权责体系,详细的规定了各级军官、士官的权限职责,并且还对各个军队的作战任务加以清晰化。
可以这么说,亚嫩军队的武器,虽然依旧是寻常中世纪水准,但组织建设方面却是向着近代17世纪18世纪看齐的。
哪怕目前来说还只是拙劣的模仿,但军队的组织度,却是的的确确得到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