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5赤字(2 / 3)

日本的那2亿3000万两白银,大清分四期1895签约,1898就还完了,是给的现银,抓时间就给清了。有几方面原因,一是清廷还想体面,怕日本天津登录,亡国在眼前。第二怕的就是背上高利贷。

而1900庚子赔款不管是多少钱,那些钱永远都只在账面上存在,嗯,它是永远还不清的!只会不断的钱滚钱,利滚利越来越多。

这么说吧,如果清朝不亡,那从他自己,到他儿子,到他孙子,迟早把所有能拿到的东西都变成债主的东西。债主强,债务人弱,有的是好拿捏的,慢慢炮制。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又苟延残喘了几年,每年还利息,都够呛,终于撑不住完蛋了,财政崩溃是绝对原因。

原来的债主完蛋了。那他这些债权人的债,不能没人背啊,民国政府自然是要继承上一任政府的债务的,谁给你讲理?人死债清?不可能的。父债子还,谁厉害谁有理,谁让你弱呢?

但民国政府和清政府不一样呀,民国政府时代,是地方军阀大混战,什么?我欠你钱?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想要钱?你就来抢就完事了。

列强是放高利贷的黑社会,要的是求财,不要求命啊。

所以就是列强拿着海关,每年收利息,那些本金,利息的事儿,就先在账上算着吧,以后再说。

大家互相混着,过日子就完事了。

有债权关系是有的,但则么回事?怎么来的?你不讲理,我也不讲,狗屁的道义,还是暴力罢了。谁让你强呢?先对付着,有本事把我杀了,我也没那么好杀。

账是糊涂账,想和我把账搞明白?那是不可能的,逼急了,再来一次破产清算,就完事儿了,你接着找下一个政权去。

总的来说中央政府权威受列强支配,是不假的,哪个当权的,为权力,不赴汤蹈火,以求维持和列强的关系?蒋大买办,告诉我们,为了自己的权利,国民?什么东东?能卖钱吗?

本时空,虽然没有第二次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庚子赔款。

但马关条约向列强借的3亿两银子。分三批,有分30多期的,有分40多期,每年本息百分之四到5%的利息。

背着房贷的朋友们,大概算算这是多少钱,每年还多少?

每年,一千几百万两白银,还是要的吧?

这是国外,国内没借钱?国内谁的可以赖掉?但也有袁世凯也头疼赖不掉的。

但是清廷的收入是负数啊!清庭这个大公司负收入了,为什么没有破产?就是因为公司内外,还有些人能从公司存在的情况下,搞些收益,这些人在里面撑着,比如债主,比如高管。

大家觉得怎么样?历史哪有新鲜事?

袁世凯着急忙慌的上位,被套住了。

这个实际破产,这个早就是负债累累的公司,把袁世凯套了个死死的。

公司给你了,但是公司的债你也得想办法背呀!

袁世凯主政山东,一年还能落个500万两银子,现在又拿到了河北,部分河南。

但是他妈的,担着中央政府的牌子,一年对外赔款就得上一千多万。去掉海关收入(大部分因为抵押给列强,收上来就直接走账划走了),还要贴钱一千多万两。

网上资料,列强关税油水吃的也是贼香。

说什么廉洁的?老鼠进油缸,廉洁个屁,只是人家的手段高明,骗骗哥们够了,深扒一下,玩的花了去了,贪污还要贪个百分比出来吧?人家直接一操作,按倍来算受益的。

(些借款都是用海关关税作为担保,以关平两来计算支付的。当时规定通商税则时,规定每关平银3两等于1英镑,后因银价跌落,1英镑需7关平银7两。可长期以来,外商仍按原定3两等于1镑的定额纳税,结果造成中国的值百抽五的关税税率,实际上只收到百分之二三的税,或只有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