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非洲创业实录> 第七十七章 东非向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七章 东非向北(3 / 4)

恩斯特接着说道:“当然,我们插手波斯湾地区,势必会侵犯英国的利益,但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和英国的竞争要灵活变通。”

东非想干预中东和中亚就绕不开英国,主要还是英国吃相太难看,在东非在非洲大陆上开疆拓土的同时,英国也在中东和中亚地区编织了一张庞大且复杂的势力网络。

这张网络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东起埃及,包括英属索马里兰,也门,阿曼,海盗海岸阿联酋,卡塔尔,巴林,最后抵达印度包括巴基斯坦。

而英国在奥斯曼帝国和波斯也有很大影响力,这样一来,整个印度洋北岸几乎都在英国的辐射范围之内,所以东非想要破局,势必从英国那里虎口夺食。

“所以我们应当先从波斯和奥斯曼帝国入手,至少给予两国敢于拒绝英国和沙俄的勇气,通过对波斯和奥斯曼帝国在军事上的援助,让两国成为打破中东和中亚僵局的关键。”

只要波斯和奥斯曼帝国这两个阿拉伯教传统大国不被英国和俄国轻易拿捏,那英国和俄国的战略就永远不可能实现,至于扶持两国是否会对东非造成不利影响,不是不存在这种可能。

就比如奥斯曼帝国如果意外复兴,确实会对世界格局形成重大影响,但是东非现阶段并不在乎这一点,因为东非本来在中东和中亚地区的竞争中处在不利地位。

如果奥斯曼帝国复兴,对于东非也并不完全是坏事,更应该担心的反而是沙俄和欧洲各国。

而且奥斯曼帝国复兴的概率极低,主要还是资源限制,发展工业需要水和人口,没有石油发家致富的阿拉伯教国家,大多穷的叮当响,人口也不可能增加上来,光是粮食就是一个大问题,前世那些阿拉伯教国家可以通过石油贸易,进口粮食,搞海水淡化实现人口快速增长,现阶段是不太可能的。

就拿前世沙特来说,如果没有石油资源托底,沙特根本就不应该存在接近四千万的人口体量,实际上在前世沙特独立时人口也就才四百多万,在恩斯特看来,如果没有石油,这已经是沙特的极限了。

毕竟通过石油换取先进农业设备,发展沙漠农业的沙特粮食自给率也才勉强达到百分之二十,如果没有石油,沙特根本不可能承担沙漠农业的成本,沙特农业完全可以说是通过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

1907年12月。

随着东非决定出手,最先反应的就是东非的外交部门,东非在阿拉伯教国家,尤其是中东和中亚地区早就建立了外交关系。

其中,波斯,奥斯曼帝国,阿曼,埃及都和东非有比较频()

繁的外交和贸易往来。

东非派出三支外交使团,分别前往阿曼,波斯和奥斯曼帝国三个相对对立的国家,除了这三个国家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基本上对沙俄或者英国言听计从,不敢轻易忤逆两国。

东非外交使团的到来受到了波斯和奥斯曼帝国的热烈欢迎,至于阿曼则有些举棋不定,阿曼政府比较分裂,内部情况复杂,尤其是英国人实力比较强大,当然,作为曾经印度洋的强国,阿曼内部反英势力也很强大,尤其是传统阿拉伯教人士,前世就是这种分歧还导致阿曼在1913年前后分裂成两个国家。

所以阿曼的一些势力在东非看来是值得拉拢的,并且随着桑给巴尔人回流,桑给巴尔人在阿曼内部也形成了比较强大的政治团体,他们天然是东非的盟友。

这就比较讽刺了,东非是桑给巴尔苏丹国灭亡的罪魁祸首,但是桑给巴尔人却同东非达成和解,并且通过东非的支持,在阿曼政府内部重新占据了一定话语权。

其实可以把桑给巴尔人理解为东非扶持起来的买办,桑给巴尔原先也是阿曼领土,桑给巴尔人回归阿曼也在情理之中,而通过和东非的合作,桑给巴尔人积累了大量财富,加上他们在阿曼的人脉,重回阿曼政治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