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非洲创业实录> 第五十六章 汽车之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六章 汽车之都(2 / 4)

关系,东非和德国,美国一样,是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佼佼者。

只不过德国和美国早在第一次工业时期就打好了底子,这也是东非在传统工业类型难以和德国,美国竞争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日本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受益者,只不过目前日本工业在其他工业国看来还远远达不到让人“惊叹”的程度。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冲击力是相当强的,德国和美国实现了对英国和法国两个老牌强国的超越,日本也在远东地区迅速崛起,同时创造了东非这个“非洲怪物”。

后发国家只要把握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基本上都实现了自身实力的跨越式增长,反之,则继续在列强国家面前缓慢的匍匐前行。

东非从殖民时代到目前阶段,正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息息相关,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而彼时东非已经完成了初步殖民地建设活动,拥有了一定的经济规模和体量。

而七十年代又正好是东非借助欧美经济危机,大规模引入工业的重要机遇期,彼时东非虽然因为人才限制工业建设比较困难,但是凭借德意志地区外溢的教育资源,也就是人均小学教育学历,东非工业还是完成了框架的搭建工作,在八,九十年代就是对这个框架进行不断完善。

同时,东非本土教育不断发展,最终在九十年代末,东非在科研和人才领域终于结出硕果。

在这个基础上,东非一五计划顺利实行,东非工业产能加速扩张,使得现在东非正式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引领国之一。

在一五计划结束的同时,东非在人才,工业,科研,市场等重要领域,已经彻底形成了国内大循环,就算彼时其他国家对东非实行制裁或者封锁,也不可能在阻挡东非崛起的脚步。

而东非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将东非变成一个半工业强国,虽然成绩受到欧美社会的质疑,却足以令欧美之外的国家羡慕嫉妒了。

远东帝国大使李凌就说道:“三四十年前,我们对东非有着种种误解,彼时我国对海外了解甚少,这导致我们认为东非和其他西洋国家无异,但是后来我们才知道东非只不过是这个世界上历史最短的国家,比美利坚更甚,但是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东非就算一片未开化之地,变成了面积相当之大,人口众多,工业强盛的世界大国。”

“东非发展的经验,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此国能迅速在极短时间里完成蜕变,虽然说有非洲富庶的原因,但在其立政权之初,连基本人口都无法满足,尚且需要在我国引入大量移民。”

“所以东非模式绝对不是简单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其和欧美国家在制度上相差甚远,但是能一枝独秀,毫无疑问对我国复兴有着重大启示。”

远东帝国外交人员对东非感兴趣很正常,彼时远东帝国还是君主制国家,所以政府官员自然也倾向于继续维持君主制。

1905年12月3日。

莱茵市。

作为一国之都,莱茵市飞速发展,而其中格外引人注目的就是莱茵市街道上已经并不稀奇的汽车。

汽车虽然已经广泛出现在世界各个主要大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一个象征,往往越发达的城市,汽车数量也越多。

在柏林,巴黎,伦敦和纽约街头,都或多或少可以看见这种稀奇事物,但是在莱茵,汽车数量多的有些过分,光是注册的汽车就达到了惊人的三万三千多辆。

彼时莱茵市总人口也就接近四十万,这相当于相当于每十几个人就有一辆汽车,汽车在东非已经彻底成为了主流的出行工具。

同时城市轨道车辆,和公交车数量也明显大幅度增加,在区域内密度高居世界首位,作为当前世界上的一座中等规模城市,莱茵市的发达程度可见一斑。

一五计划之前,东非汽车产业在世界上本来就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