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化和政治输出,要不然早就被世界其他大国团结起来围剿了。
毕竟游戏制度不同,在欧美各国看来大家就不是一路人,也幸好东非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和欧洲隔着地中海和撒哈拉沙漠,东非也老老实实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不惹事,要不然其他国家还真有可能找东非的麻烦。
这并非意识形态上原罪,而是游戏规则上的原罪,东非虽然不属于先进制度国家,但是东非的模式容易引发仇视。
就比如法国政治体制的变化后,就容易引起周边国家民众有样学样,其他国家的传统利益集团自然对拿破仑这个人极度厌恶。
如果东非是欧洲国家,那恩斯特绝对不会走这种非主流形式的特色道路,毕竟恩斯特从来不认为东非能像苏联那样抗揍,除非把东非的君主制撤销了或许能做到,但莱茵皇室肯定不会这么干。
在恩斯特思考的同时,工业部也对其他产业数据进行了整体分析报告,在1904年,东非各行各业都呈现出勃勃生机的景致。
在重工业领域,和其他国家横向对比,东非几乎补齐了大多数短板,不管是重工业产品产量还是质量都已经达到世界强国水平。
进一步巩固了电力,石油和汽车等新兴产业的优势,化学工业发展也取得长足进步,实现了多个重点化学工业的从无到有。
基本实现重工业产业体系完善,只不过在人均占有率上和其他工业国有一定差距,简单来说就是绝大部分重工业产品东非都可以自行生产,但是总体产量上还有进步空间。
轻工业领域,东非发展依旧中规中矩,不过纺织业和医疗等行业发展比较突出,不过轻工业整体上和其他国家差距较大,同时手工业产品在轻工业中依旧占据较大比例。
农业方面,在过去几年里,东非农业增速和往年持平,不过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也有了很大进步,这使得东非粮食亩产进一步提升。
在1904年,东非农产品出口进一步创下新高,其中经济作物出口占据绝对优势,茶叶,橡胶,香料,果蔬等都有显著提升。
与之相反,东非粮食出口占比进一步下降,不仅如此,东非还从其他国家进口了一部分优质粮食和肉类产品。
这并不是说东非粮食产量下降了,东非粮食产量从殖民时代到现在实际上一直处在增加状态,其他不说,光是为了应对人口增长压力,东非也不可能在粮食种植业上有所松懈。
粮食出口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作物出口占比上升,在保持本国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东非政府在农业领域开始着重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业。
而且国际粮食价格从七十年代开始,基本一直维持在低位,东非小麦质量也不可能和拥有地理优势的俄国,美国,阿根廷等粮食种植业大国相比较。
除此外,一五计划期间,东非水稻种植在全国两种主要粮食作物中占比明显提升,完善水利设施使得东非更多区域可以满足水稻种植条件,加上水稻相比较小麦更加高产,所以东非口粮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计划经济就像闯关游戏一样,如果通关自然让人心中畅快,同样,过于激进的计划也会将东非拖去万劫不复之地,就像现在,赶德超美对东非的情况而言,是有些不现实的,不过在像英国这种老牌国家,东非努努力,在工业领域赶超英国已经不是幻想。
英国作为世界霸主,理论上是要比美国和德国更强的,在经济领域英国现在确实也在德国之上,但其中金融业占据了很大份额,但是归纳工业方面英国已经不是美国和德国的对手,所以从工业角度考虑,东非超越英国本土难度不大。
“截止到1904年,我国水泥年产量已经突破三百万吨,比一五计划之前翻了近一倍还有,对于我国建筑,交通,水利等各个方面影响巨大。”
水泥产量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