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归义非唐> 第389章 黄天当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9章 黄天当立(3 / 5)

于萧关,不管是收复泾原,亦或者南下收复秦陇、西川,都将俘获甚多,不必担心。”

关内道确实很穷,最富裕的也就是灵武三县,但由于对方投降,加上刘继隆想要向诸州县豪强树立榜样,故此才没有抄家对方。

不然以灵武三县的豪强实力,抄出个二三十万贯都不出奇。

更何况此次死伤甚众,主要还是党项与沙陀、朔方精骑确实难缠。

如今三支精骑已经覆灭两支,仅剩躲在萧关中的沙陀精骑,那自然就不必担心了。

凉州与兰州的安全已经无虞,距离秋收也不过还有两个半月。

秋收之前,自己得想办法拿下秦州才行。

这般想着,刘继隆看向斛斯光,继续说道:

“谍子盯紧秦州境内情况,若是王式回援,立即告知我。”

“末将领命!”斛斯光应下,随后带着李阳春几人走出。

半个时辰后,抚恤金的消息便传遍了军营,原本还有许多担忧的将士都重振了信心,精神面貌骤变强硬。

与此同时,刘继隆亲率六千精骑与五千马步兵将萧关包围的消息,也迅速传往了关中、秦陇等处。

从萧关一路南下,不管走哪条路,都有至少五六座关隘、城池所阻挡。

因此除了位于前线的萧关、方渠、平高等处外,余下的城池关隘并没有什么骚乱的迹象。

不过对于官员们来说,刘继隆二十三日拿下朔方的速度,还是令众人不免忐忑起来。

第389章 黄天当立

好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刘继隆并未攻打萧关,亦或者南下平高,而是在萧关外休整了起来。

时间走入七月,季节也转入秋季。

朝廷从关东、河东等地再度征调两万兵马驰援西线,而西线上的陇右军和官军数量,也继而来到了陇右战兵及州屯兵九万,官军战兵十三万左右。

若是等关东的两万援兵抵达西线,那官军将恢复到十五万大军,比开战前少了不少。

这种情况下,半个月前长安发出的抄没与陇右有关商贾的令旨也传往了各州。

在这其中,距离长安不过九百余里的曹州,自然也得到了消息。

秋老虎还在河南道发作,旱情与洪涝在个别州县,显得格外强势,河南道徒增十余万流民。

冤句县外,数千流民蹲在墙角,眼巴巴的看着城门及城门。

大唐的三辰旗与五色旗正在飘扬,但却没有一粒米粥能让他们填饱肚子。

骨瘦如柴的百姓衔草求生,但那些来往于城内外的人流却不曾停下脚步。

“阿耶、黄郎君不再赐粮了吗……”

官道旁,一名四肢纤细,肚子与脑袋大到吓人的孩童询问自家父亲。

坐在他旁边的那四旬男子嘴巴干裂,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什么。

旁边更为年轻的三旬男子赤裸身体,唯有草裙遮掩身体,稍微还有些力气。

“黄郎君也断粮了、城内的贵人不愿意出粮,黄郎君也救不了我们了……”

“可是我饿……”

孩童忍不住哭了起来,这一哭便是一片。

此时的黄家,早已没有了余粮,而身为家主的黄巢,却在府内打磨自己的佩刀。

“铮铮”的磨刀声在院内回荡,但很快便被急促的脚步声打破。

“阿兄!阿兄!”

黄揆着急忙慌的声音闯入院内,在冲入院内的同时,脚下不由打滑,连带摔了一跤。

饶是如此,他却顾不得疼痛,爬起来看向黄巢:“阿兄,衙门贴了告示,朝廷让各州县衙门将与陇右有关的庶族都羁押起来,阿兄……”

“阿兄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这事情,所以才会让黄周把细君他们送走的?!”

黄揆无比慌乱,可慌乱中却又勉强着镇定。

他之所以能够如此镇定,乃是因为黄巢在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