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诸葛亮却将费禕与魏延二人留了下来。
「文伟,」诸葛亮看向费禕:「此前从冀县迁了三千馀户丶加之临渭的三千馀人,共计约一万三千百姓。」
「在文长率部先撤之时,你安排文长所部将这些民众全部带上,一并迁往汉中郡的成固县,在彼处屯田。」
「西县的一千户百姓,你安排吴懿部撤退时带上,也留在成固,切记不得有误。」
「属下(末将)知晓了。」费禕魏延二人同时行礼。
「还有一事。」诸葛亮说道:「前几日高翔不是拿回了一封曹子建所作的檄文吗?」
「本相亲自写了一篇文字驳斥于他。文长在军中遣一名使者,替本相送到上邽,记得要送到那曹睿的手里去。」
魏延想了两瞬,随即拱手应道:「末将会遣人去送的,只是那曹睿本人能否看到,就非末将所能知晓的了。」
「无妨,尽力去做就是了。」诸葛亮轻轻挥了挥手。
……
就在诸葛亮安排撤军事宜的同时,大魏在陇右也没半点闲着。
十日之前,最晚出发的卫将军曹洪也已率军到了陇右。此刻大魏的中军尽皆集结在此。
由于皇帝本人就在上邽,陇右四郡的本地官员丶以及周边各郡的羌人丶氐人酋豪们,也纷纷被安排过来朝拜皇帝。
此前对丘零丶治无戴等凉州羌人的安排过于丰厚,让许多陇右本地的羌丶氐心生羡慕,也向朝廷请求归化。
鉴于这些羌人氐人的热情实在难却,加之大魏在雍州丶秦州丶凉州三地的人口实在空虚,曹睿在与司马懿丶曹真丶杨阜丶陈矫等臣子商议之后,又做出了迁陇右四郡的十万羌人进入关中屯田的决策。
十万羌人,大大小小加起来也不过二十几个种落罢了。
对于大魏来说,不过是增加了十几个侯爵丶十个千石司马罢了。但增加的人口数量可是实打实的,堪称充实郡县的善政。
汉末乱世中,雍凉堪称作乱最多的地方。尤其是长安附近的关中平原,从后汉羌乱丶再到雍凉造反丶以及董卓韩遂马超等人一波又一波的祸害,许多地方几成白地。
这些本该成为良田的土地,空着也是空着,正好利用起来才是。
羌人从偏僻的山沟里被带到了关中平原,可以作为大魏的屯田民丶耕种谋生。虽然也按五五分成的比例缴纳赋税,但所剩馀的依旧会比以往多。
酋豪们得了官职爵位,正经进入到了大魏的官员贵族体系中。
大魏也得了人力补充。
堪称三方都满意的政策,皆大欢喜。
凉州的羌人补充陇右,陇右的羌人补充关中,这样还避免了本地授官得以做大的危害,而且将原有的种落也可以进一步的打散。
这就是皇帝亲至的好处了。
有皇帝在此,加上大将军丶司空丶侍中们都在,几乎与在洛阳时也没多大差别。
下午时分,曹睿正在县衙内看着从洛阳发来的信函,姜维从门外进来,拱手说道:「陛下,护羌校尉陆逊请见。」
曹睿抬眼看了下姜维,轻轻颔首,接着便继续看起文书了。
陆逊缓步入内,行礼后说道:「禀陛下,臣已经按照陛下的旨意,从带来的三万羌骑中,选拔了八千羌骑义从,皆是二十岁到三十五岁的精壮。」
曹睿点头:「有没有遇到什麽乱子?」
「有些,但是不多。」陆逊顿了一顿,细细解释道:「陛下,已经表态归化大魏的十个种落倒是没遇到问题,但其馀种落的酋豪,多少还是有些怨言。」
「有怨言是正常的。」曹睿波澜不惊的说道:「这一次没得到爵位,还要将自己种落里的骑兵交出,还不准人家有些怨言了?」
「你是如何做的?」
「回陛下,臣下令将闹得最凶的仆沿部的酋豪杀了以作威慑。此人欲要命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