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宾馆副使刘夏(1314—1370)指出“内中国而外夷狄,此天地之常理,人伦之大义。今天下污染日深,虽学士大夫,尚且不知此意。今后中原府州司县官,固当用衣冠署事,又召彼土一二父老,赐以冠巾,使北方之人,渐知华夷之辨”。
明初强调“华夷之辨”思想最强烈的学者是方孝孺,激烈程度起码在外面表现上已经超过了朱元璋本人,根本不承认蒙元政权的合法性。后来经过了土木堡之变,外患愈加严重,越来越多的学者著作中强调起了朱元璋“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历史功绩。
何乔新(1427年-1502年)《皇明条法事类纂》强调:盖自胡元入主中国,衣冠变为左衽,正音转为侏离,彝伦攸斁,人尽胡俗。仰惟太祖高皇帝用夏变夷,肇修人纪,扫胡元之陋俗,复华夏之淳风。去异服,而椎髻不得以乱冠裳之制;禁异言,而胡语不得以杂华夏之音。有余百年,国不异政,家不殊服,斯世斯民复见唐虞三代文明之盛,实我列祖之功也。
而这种思想体现地最激烈的要数成化年间陆容《菽园杂记》里的论述,只保留在上海图书馆的明刻本中,满清刻本被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