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爱卿的提议同朕的设想不谋而合呢!”他转头看着中书舍人苏济,“拟旨:封梁追为逍遥王。”
吕倩倩到京都的第一件事就是请人把相府的书房修葺一新。
这段时间,吕倩倩都在书房里摆书。她一个人把从土城老家拉来的几马车书籍一一摆在书架上。这几马车书籍和那张大书桌当初是从京都里拉回老家的。如今书籍又回到京都来了,但由于进京时雇的车辆不够,那张大书桌只好弃在老家。因此,书摆好之后,父亲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等却无处摆放。这让吕倩倩很发愁。今天一早,周姨娘告诉吕倩倩,木匠师傅已经把制好的大书桌送来了。
吕倩倩一听,连忙问道:“送到哪里啦?”
周姨娘白了吕倩倩一眼,说道:“已经在书房里了。”
吕倩倩狂喜地奔向书房。
这天夜晚,书房里灯火亮通宵。吕倩倩坐在大书桌前,脸庞显着专注。他的左手翻着书页,在手握着一支毛笔,似乎在作笔记,又似乎在写评点。现在的吕倩倩已经成了读书迷了。
书房的门半掩着,透过那道缝,可以隐约看见书房前的花圃一角。那里,一个小男孩一只手里拿着一把竹笛,坐在花圃的石板上,眼神中带着几分落寞。他的另一只手里拿着顾玉生送给母亲的一对玉镯,小心翼翼地看着。这对玉镯母亲以前爱如珍宝。如今她却随手丢在床头里!
小男孩的目光不时地望向书房的方向,心中满是对母亲陪伴的渴望。他希望书房里的灯光马上熄灭,母亲能从书房里走了出来,伸手摩挲着自己的脖子,说道:“小玉玉,时候不早了咱们回房歇意吧!明天要早起,娘要带你去桂花园看看你爹爹!”这个小男孩便是顾玉玉。他进京的第一想法是见到自己的爹爹。
夜深了。露水打湿了顾玉玉的衣服。可是书房里的灯光依然亮着。母亲依然伏在大书桌前写个不停。
顾玉玉拍了拍自己衣服上的露水,低垂着头,回自己的房里歇息去了。
其实,吕倩倩正在赶写一本名叫《南汉经济如何才崛起》的书。最近,当今圣上召吕首辅进官议事时,多次向吕首辅说道:“自己正在为南汉经济发展缓慢而头痛!”作为首辅的吕荀听到皇帝的叹息声也惭愧万分。自己冥思苦想就是想不出一个让国家经济飞跃的方法和措施。而吕首辅每天散朝回家总是对吕倩倩嗟叹道:
“丫头,你爹爹确实是老了,江郎才尽啦!”
“丫头,快帮你爹爹起草一份辞呈!明天爹爹要让贤辞相了!”
……
看着爹爹无助的表情,吕倩倩一头钻进了书房里。她看了很多经济书籍,悟出一些想法和方法。于是她决定把自己想法写成书,让爹爹呈献给皇上。
第二天晌午,周姨娘流着眼泪匆匆走进了书房,对吕倩倩说道:“丫头,小玉玉不见啦!”
吕倩倩听了,脑袋一片空白……
黄昏时分,使节团的人马进入京都。
顾玉人看了看前面的虹桥,勒住马,回头问道:“戚副使,今晚安排诏月公主在那里过夜呢?”
戚琼琼在心里暗暗骂道:“真是个笨蛋!在路上行走了两个多月,至今尚未知道诏月是自己的师妹。”不过,戚琼琼在心里还是蛮欣慰的──丈夫的心里只有自己!她转头对顾玉人莞尔一笑,说道:“主使大人决定吧!”
顾玉人不明白此时戚琼琼为何还笑得如此灿烂。他皱着眉头说道:“今天天色已晚,不若先让她在紫荆馆暂宿一夜,待明天早朝奏明圣上之后再作定夺吧?”
紫荆馆是朝廷接待外邦使臣的地方。顾玉人把诏月公主临时安排在紫荆馆过夜既明智又合理。戚琼琼特别欣赏丈夫这种理智做事的风格,响亮地答道:“下官唯顾大人之命是听。”
顾玉人嘴角上翘,笑了笑,马鞭一挥,“驾”的一声,身下的坐骑已经奔跑在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