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买了给他换啊,厂里装好拉过来,码头给他们个空箱子带回去,是不是方便很多,这么多厂,一个厂有两三个柜,这总量也比我们去做登机桥大得多,全国能做几个登机桥,还要很大力气去学做这种高标准玩意儿。”
就手把手教:“哪怕对外做,不做箱子,也尽量找街头巷尾的社会业务,大单是靠关系,小单冲量才是王道。”
这边才勉强听了,疑惑重重的跟着去。
打篮球也能谈生意,谁也不信是吧。
到了hk,让卫东也不回豪宅家,打了两部车直奔尖沙咀码头附近的篮球馆。
沪海半个月,江州两三天,鹏圳又半个多,这些日子整个篮球馆装修完成,日常比赛也没落下。
光是下车看看,刘晓勇都忍不住:“哎哟,这要是带回我们船上就好了。”
涂鸦啊。
内地还没这种文化,这会儿最多刷个大字报,欧美早就流传过来了。
不需要多精致,但各种奔放情绪宣泄,爱好随心所欲的表达。
篮球主题就更好表达了,各种英文字体交错包围在篮球形象周围,画人的高手没有,画些著名的球衣号码没问题。
让卫东就观察到丹子还没成为超级巨星那么家喻户晓。
但主要是迫不及待的进去。
能开叉车进出的滑轨大门里大清早人不多,但十多个体育文化公司员工,几十个篮球爱好者在中心铺好的木板篮球场上各自忙碌、玩耍。
就这,国集干部都悄悄鄙夷:“大好时光不去做事,就在这浪费生命?!”
让卫东啼笑皆非,但又没法说。
穷啊,穷得拼命求生存的内地哪有这个闲情逸致。
只有吃饱穿暖了,才会追求爱好。
他只叮嘱:“你们也放松点,不要紧盯着谈业务,待会儿看我提醒。”
这几位压根儿就不信你打球还能拉什么业务,正经人谁会在这个时间段玩球呢。
内地除了学校体育课,专业体工队训练,其他基本都是固定在下午晚饭前后,才能看到人玩会儿。
当然,带了他们也有好处,基本都能说粤语或者英语。
因为看见让卫东进来,无论员工还是玩球的,全都围上来喜笑颜开的描述赛况、盛况,递上账单等着发钱呢!
不是工资,是野球队的周赛大奖。
让卫东不在,每天也有各种野球队来随便报名比赛。
两块场地,每天固定晚七点两场胜者可以各拿两千港币。
这俩赢家再打一局决胜负,再拿两千港币。
随便什么队,也不要报名费,来打完就有得拿,真要十几二十个人分成几队来做戏赚这点钱也没问题。
其实就是个六千港币聚集人气,保持热度。
让全城爱好篮球的年轻人,主动朝这里集中,当成时尚流行场地。
每晚上千甚至数千人挤在这里。
光周围茶座、休息区卖各种饮料、小吃、咖啡、运动品装备的收益,都不止这个数儿。
但每周前面六天的六位胜者,周日从下午就开始作对厮杀打。
依旧是赢家两千,直到最后拿冠军,一万港币!
对体育公司来说,这才几个钱,但几百万人口的hk,愣是从来没人这么聚集过篮球人气。
都不需要自己打广告,就开始发哥那两次引发娱乐圈热度,后来时不时过来露个面,颁发下奖金。
四面八方各种偏远村镇,都篮球小伙儿扎堆过来参赛。
以至于每晚七点那两场“资格赛”,反而成了各队争抢的机会,从下午就有不少队聚集内斗。
不多,一百港币就租场地对打,主要是裁判费,外面也搞了两个简易场地,那个不要钱自己打。
总之就是摆出篮球文化体育公司不为赚钱的富豪派头。
所有前面的奖金都是随打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