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发显得有用。
其实到这会儿,接到召唤的大学生已经开始云集工业区。
全国各地分公司都在听说老大已经转到鹏圳办公,纷纷调兵遣將的奔赴听命。
因为刚在江州搞下偌大的汽车博览会,三十多亿的业绩连他们都以为老大赚了多少钱。
起码也是获得了上面很大认可。
现在是重心要朝著南边转移?
大家都想获得更多机会。
让卫东借著在老方的办公室,也没少朝著四面八方打长途交流。
其实还是种隱隱约约都感受到挤压,八三、八四年使劲强调要经济放开步伐的局面,在八五、八六年有点过热,於是又开始回收。
规模太大,步调一致不可能,力度统一更难,连让卫东这样儿的都会如惊弓之鸟,感觉味道不对就闪开些。
各省冲在商业贸易最前面的贸易公司经理们肯定也能感知到。
只是他们肯定想不到那么高远。
要不是进入鹏圳得办理边防证,估计早就一窝蜂的涌过来希望开全国大会。
何月梅赶回粤州就是充当好这个屏障筛选。
因为才这么两天,让卫东已经接到好几起调查电话,询问他是不是有员工在无证闯鹏圳。
现在都被扣住在收容所。
別说这年头,连四十年后的让卫东都不清楚,这会儿的粤州到鹏圳之间,还有个叫收容所的设置。
当初他到江州卖腊肉,就是怕被当成盲流抓起来。
內地城市这种无所事事的农村人口,没有工作的话確实有很大的治安隱患。
一般都是哪里来的遣送回哪里去。
在全国都朝著南方云集的年代,整个粤东这种盲流有多少可想而知。
不管,这些人就很容易演变成让卫东开车来鹏圳时说过的那种暴力犯罪。
可管了,收容上百万人的地方会变成什么样,想都不敢想。
光是这上百万人遣送回家的成本都是个天文数字,谁来承担。
当然只有通知家里、单位匯款交通费,或者安排做工筹集交通费了。
让卫东顿时觉得这个局面怎么听起来有点耳熟呢。
所以他真是觉得要儘快把快捷酒店搞起来,让正常的秩序进入商业生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