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的根子还是在国產化配件,站在你的母公司角度,到底是想从旗卖配件赚钱,还是从这里卖车赚钱?”
柯林斯跟让卫东交流也轻鬆:“我们在內地赚再多人民幣,没用啊,能够拿去干嘛,而且这不准买,那不准买!”
作为合资厂外方股东,卖得越多分得越多,可都是人民幣。
本就捉襟见肘的银行根本不会全部配额换成美元给他们。
而且对国內来说,零部件了一次外匯,现在你们在內地赚钱了还要换一次外匯,真就是妥妥的剥削!
千方百计的不给换。
不能把钱换成国际流通的美元,那就是废纸。
旗人来投资建厂根本就不在乎你卖多少钱赚多少。
他们只要自己那边能不断卖配件就行,这又进一步促使他们严防死守不允许这边国產化率提升,那是自断財路的结果。
所以不解决这个根本矛盾,国產化只能是句口號。
让卫东之前推荐自己组织货品卖给柯林斯开的旗公司,把东西卖到旗换成美元。
后来发现具体实施很麻烦,旗对进口產品控制得很严谨,差不多就是要全世界都供给最好的日用品撑起舒適又廉价的生活。
所以想按照尤启立换飞机那个路数,用罐头、纺织品去换,要经受不少检疫检查,品类太多就很费事。
加上电脑代工厂开始出口,就直接把经委给平汽的五千万出口额度挪过来借用。
只要沪海厂的產能拉满到苹果公司要求的月產十万台,全年可以衝到二十亿美元的出口额!
所以挪五千万给切诺基就毫无压力。
甚至一年一万辆也不是不行。
但搞这个切诺基是为了冲產能吗,是为了学技术,逼著配套厂家提升技术能有国际生產水平啊。
所以让卫东靠在椅背上好奇:“你们想买什么?”
结果不是他以为的什么稀土之类:“买地,董事会也反覆商议过,投资买地建厂房,我们很有诚意扩大未来投资,这的確也是你带来的信心。”
说著还指了指窗外。
这边就是把厂区內原本的荷池给清理出来做成园,然后沿著外围修了四五栋小別墅已经完工入住,旁边再来两栋小高层洋房正在修建。
外资方的居住条件顿时就改善了。
尤其是那几栋联排別墅,起码能达到新式里弄那种前有车位,后有园的生活方式。
不但减少了外资高层住五星级酒店的开支,还让人有回到家乡的熟悉生活。
也不知道之前是怎么想的非要槓。
就难得有个理解商品经济,理解做生意模式的人来合作,外商其实也覬覦这片巨大市场。
让卫东多听了两句才知道恰恰在去年,吉普汽车的总公司被克莱斯勒收购了,等於是换了管理层,整个都处在动盪中,克莱斯勒也確实想推进其他诸如轿车、商务车的车型进入市场生產销售。
圈地建厂没准儿就跟这联排別墅的建设有关,老外也精准的把握到似乎有鬆动。
开始得寸进尺。
在沪海没准儿真会允了。
平京绝对不行,让卫东都笑著摇头:“我这一年没在平京,到处修房建房,都不许谈这个买卖地块的事,建厂可以,他们划拨了地块在郊区,如果要建厂可以谈,但国產化率从一开始就摆上桌面,外匯是现在內地最紧要的,不可能一辆车赚两次外匯。”
柯林斯就愁眉苦脸:“那开厂越多赚越多人民幣有什么用?”
让卫东哈哈乐:“要不这样,你们手里握著这么多人民幣,问问有没有想来投资的其他旗商人,直接换给你们就是了,外匯这个问题我觉得也就这几年,过些年肯定会缓和就没那么吃紧。”
作为税务机关,时不时还是要在报刊栏张贴各种数据,每年都有,让卫东隱约记得三四十年后,进出口都是几十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