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十年代因为设备紧俏,确实流行建造这种无动力的驳船,然后一条动力船就能前后左右捆绑好几条驳船运输,有时候离谱的能带七八条船,简直就像小视频里非洲奥德赛运香蕉的自行车那么离谱。
但八十年代初期那两年,刚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火红了下,各地就大干快上的建了不少自带动力的货轮。
两三百吨的规模县里都能造,所以这两年银根紧缩,计划经济产能枯竭,也卡住了不少船运公司。
吴生云熟悉周边县市的优势就能理出来十几条大小尺寸的动力轮,单价都在十万到几十万。
没有当时十三条驳船那么大减价,但也基本都是二手船舶打了折扣急着出手。
恰恰自家从江州、商州到沪海都有自己的码头,这船队就能不声不响的完全藏在自身体系中。
平日里更是基本上都飘在万里长江上,很难让人注意到规模变化。
让卫东听在耳中不置可否。
他这六十多岁的心境,就没尤启立那种看到个生意立刻兴奋扑上去的拍脑袋:“我考虑观察下,我在商州码头也有帮人可以带动,你试试跟他们交流下。”
吴生云连声说是。
刘太元就带着人拍照,拍两岸还很清冷荒芜的江景。
冬季的长江上游水面并不宽广,感觉就跟高速公路似的。
抵达商州果然是一茬茬的人来迎接打招呼,吴生云和刘太元都能见识到让卫东在商州,起码在码头周边的名望。
几台电脑都有力夫抢着帮忙搬下来,根本不说力资费用,感觉能给让大爷做事都是多荣光得意的事情。
码头上营生的那些位更是挨个儿来见面寒暄。
让卫东就把吴生云介绍给他们,自己接过丁海峰闻讯开来的双排座,让刘太元跟老丁他们去西二街拍照游览,自己先开车见老领导。
不知道是不是来到这个似曾相识的空间,小蝶朝父亲的怀里挤得很紧。
在商州,让卫东就索性背着胸前的娃开车了。
到市里大院还得请这边帮忙把电脑搬下来:“留三台,对,打印机留一台就够了。”
七手八脚帮忙的人也多,等把电脑在老领导秘书办公室拆装组合起来,已经差不多挤满了机关里的各部分人手,跟披着军大衣的老领导一起,看背着娃的年轻人摁动开关:“说明书在这里,很简单的,照着使用就行。”
就绝对是国内电子计算机发展史上的bug,之前只有极少数苹果二型,或者很昂贵的ibm电脑从hk和沪海、平京的海关流入。
基本都是科研单位在接触这类世界先进科技产品。
本来应该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狠狠捞一把外汇,让内地不得不进口大一批电脑尝试现代化办公。
而且在八十年代末期必须搞计算机培训,才能这种设备使用推动起来。
让卫东他们直接跳过欧美发展的摸索阶段,上图形系统立刻就简单得要命。
拼音输入文字,现在甚至制作了文件打印模式,需要什么模板直接调用,五星标题格式,换换文件抬头,后面挨着输入即可。
只是以前流行的红头文件,现在因为针式打印机的特点,只能出黑白文稿。
关键是只要习惯了电子文档的存储逻辑,很轻易的就能按照时间或者分门别类的存放、调用、查找。
至于空当接龙、扫雷游戏更是机关单位高手频出的高发区。
聪明人一看就会,比学什么五笔字根来劲多了。
就一群还穿着臃肿旧军衣,洗白中山装的区县公务员,立刻兴致勃勃的开始接触电脑。
让卫东才让出来,跟老领导去里面办公室:“市里面可以调几个人春节后到江州去系统学习下,然后争取在四月前,先配五十台电脑到商州中小学课堂,让孩子们可以从一开始就接触到最先进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