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总管无所谓:“还是喜迎老爷这次得胜归来,我觉得可以把战绩大张旗鼓的对所有人宣告下。”
让卫东也发自内心的偷笑:“都觉得我发大财了,要求涨工资怎么办,拆了你的肉分给大家吃吗?”
沈老三连忙摆手:“那算了,是我考虑不周,小蝶……这是有点神不守舍的样子,要不要交给我来做法事?”
坐让卫东胸口的娃,一直没表情的看着她。
让卫东就觉得咋这么乐:“滚!你那些江湖把戏别来小孩儿身上乱搞,今年我反正不咋出差,尽量在家带娃。”
实在是觉着房地产时代被自己拉快了几年,再出去走,到处都要建房,迟早爆雷。
不如在家好好沉淀,起码把手里这部分地产项目踏实完成再说。
沈翠月果然不知道那个信息,马上凝神观察孩子,想要确认有这么重要吗?
小蝶还是不搭理她,已经隐隐有公主气度了,比她爹强。
消息肯定是按捺不住的。
让卫东也没想封锁。
起码老耿回来,就要第一时间通报局面给所有成员。
三千多名的基建官兵,本来在突然停工的局面下完全失去存在方向,惶惶不安的在深山呆了那么些日子。
都在怀疑自己生存意义,实在没有办法已经准备全部解甲归田,都没法考虑会造成什么后果了。
被让卫东拉出来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可以说是能够跟鹏圳基建师傲然并立的建设明星。
有活儿干,到全国各地干,还要扩大规模干。
整个气势都不同了。
主力还在江州,三营长带到沪海的约有一个连,主要是对接沪海那边比较多的建筑公司来施工,二营长带了约五百人去商州。
这个基建师改团的规模,是因为那个保密项目加强了配备的。
接连两次去平京,除了老耿下意识的觉得首都项目就天然要更重视,派了一营长带几百人在那扎根。
也是跟自己的上级部门做交接,再接收了华中地区两个嗷嗷待哺的基建团两千多人。
本来是要添加到平京施工项目的。
现在让卫东在沪海“狂揽”施工项目,两百万方的国际社区要施工十年以上,五年内还要完成蒲东约六十万方的高楼大厦建设。
绝对的勇攀高峰,再创辉煌。
所以除了让卫东要求从商州尽可能输出劳务到沪海,从二营长的工地上调拨当地人手,就是要从华中的基建团调遣主力过去。
现在三营长他们都不用回来过春节,相关家属打包出发,而且这趟过去觉得要留在沪海长住的,公司来解决相应一切问题。
得了老耿回去通知,整个基建团那边都沸腾了。
一年时间,从茫然不知所措到现在重获新生的踌躇满志,基建团上下的感受非常清晰。
他们跟红光厂那样已经在山野间懒散下来的团队不同,军事化作风保证了战斗力迅速凝结起来。
所以哪怕老耿已经安排人手立刻去大量购买火车票,家属们还是要过来感谢让卫东。
再次凸显出小蝶的重要性。
都是成天在营区出没的老娘们儿小媳妇,让总这个孩子妈没咋出现,甭管知不知道是谁去了哪。
起码这样挂在让卫东身上的小女孩儿,都凸显出个奶爸顾家的形象。
这种老大没有霸气十足,却让人亲切信任。
好些人都远远看见了,又赶紧跑回去找件给娃刚做的小袄、虎头鞋、绒线帽,哪怕是刚烙的鸡蛋饼,做的腊肉香肠,都想拿给这带娃的老大。
让卫东有点猝不及防的接受了:“好好好,大家的心意我都领了,先赶紧出发去探亲,要留在沪海就尽量协调好工作,等我们再过去解决住房、子女就学的问题,这就是个全国建设的黄金阶段,我们争取派出去的队伍就扎根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