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海景房”,没错,高透明的有机玻璃反而这会儿还不容易搞定,直接用玻璃侧板滑槽固定。
电木制作的黑色前面板上没有软驱,只有开关键下的FC卡插槽。
没有显示器,用14寸黑白电视机暂代。
让卫东挨着介绍:“现在就等沪海真空电子厂能不能尽快出14寸的国产显示器显像管,不行,我们就先推动纯主机配电视,区别主要在于,电视显像管没那么精细,频闪严重,近距离看久了伤眼。”
但重点就集中在键盘了,让卫东最自豪的也就在这里:“整个六七月到现在的研发重点,看看这是欧美键盘的思路,每个键位都是非常复杂精巧的机械设备,这也是我刚才说的那个汽车原理,键盘可以说是整台电脑最反复运动最多的部件,机械质量不行,那就要花好多年去追赶,但我们用电子薄膜的方式来解决,成本只有几十分之一,损耗更换也便宜……”
说穿了真的很简单。
随时都有拆开的键盘内部构造,机械键盘那套复杂的键位机械素质,让卫东是真听大院里的年轻人吐槽过。
哪怕四十年后,国产的机械键盘键轴,愣是可以在敲击千百次,都不用上多少万,也能跟进口键轴产生明显差距。
当时的老保安就觉得,那为什么非要死磕这种又贵又容易出问题的高级键轴呢。
他当然体会不到什么手感的区别……
反正现在两张电路膜隔张绝缘胶片,在电木键帽的敲击下触碰连通,成本疯狂下降!
搭配钛合金钢板的键盘主体,看着也蛮高档啊。
再加上电木制作的鼠标外壳,里面的电路板还在攻关,但已经让市里面各位惊叹不已。
史蒂夫那边的Macintosh电脑再牛逼,技术再精湛,也挡不住让卫东拿出来的方案是未来四十年沉淀出的“终极形态”。
漂亮的黑色键帽银灰色键盘板,加上黑色鼠标,黑色主机面板和银灰色机箱玻璃板。
这电脑可不比那台Macintosh电脑显得高科技多了。
如果不是让卫东介绍主芯片6502还只能完全依赖进口,国产RAM和进口件也有本质差异。
真容易让人有种已经完全追上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