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398章 既然都做了初一,为什么不做365天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8章 既然都做了初一,为什么不做365天呢(2 / 3)

这么大?”

让卫东细细道来:“花旗人还是觉得自己掌握了高端科技,那就该全世界收割财富,贵不贵你都得买,但东瀛产品更贴近于生活实用化,就像他们的电子表、汽车、家电,走的都是薄利多销占领市场的路子,实际上花旗在这几块已经输给东瀛了,我更倾向于学东瀛这个路数,譬如我们现在用牛仔裤返销到东瀛跟花旗市场……”

好嘛,他这跟说评书似的,一挂还没说完,又扯到另一挂。

但又环环相扣:“纺织品出口是我们现在的外贸的主打,可都是赚点最微薄的加工费,我的合作伙伴里恰恰有七十年代就开创了HK品牌,返销欧美的牛仔裤大王,但他破产把这部分生意辗转给我们接手,好了,利用这种品牌体系,我们可以把江州12块钱的牛仔裤,运到东瀛和北美卖二十美元,这依旧低于欧美品牌动辄上百美元价位,我想把这个套路转移到其他各类工业品外贸。”

华东地区就是全国纺织品外贸的重点。

在粤东沿海被港商带动起服装外贸之前,从清明朝这边就是靠着做纺织品外贸富甲天下。

第398章 既然都做了初一,为什么不做365天呢

所以在座各位必然很清楚这边的纺织品外贸现状。

一条裤子能赚一毛钱就不错了!

百分之一的利润都不到。

这里翻个四五倍!

震惊,万分惊讶到有点说不出话来。

沪海不是没有高价纺织品,全国最好的绣品都在这里,五六十年代其实都在朝着欧美做顶级服饰加工定制,六十年代贺兰女王的登基礼服就是这边做的。

但赚的依旧是被层层盘剥之后的手工费。

让卫东只求把来龙去脉讲清楚,就像他跟江州市里面沟通清楚以后,才能齐心协力的推动生产力。

“我参加过不少会议了,更是以三线工厂副厂长的身份在努力推动改革,经常听到这个时候争论买还是造,我有个小小的建议算是折中,重点应该放在代工生产……既保留了我们的生产制造能力,又推动了贸易收益,反哺科研发展,这比单纯的买,或者单纯的自研发造,更好操作。”

实际上“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是这阶段从上而下的思路。

因为科技实力差距太大,车船电脑各种机械设备、化工产品,造出来又贵又不好用。

最开始是集中万吨巨轮这类工业明珠上,确实赶不上就只有放弃自己造。

可遵循那个给一尺放一丈的人间真理,慢慢品类就扩散到几乎所有。

买起来多轻松好用,反正花钱的部门又不是赚钱的苦逼。

这两年银根紧缩的根本原因,就是买得太狠,入不敷出了。

在场有人欲言又止:“你在平京提出过吗?”

让卫东摇头:“平京又没啥工业规模,我提这个干嘛,江州正在尝试,但沪海我想是更好实施这种局面的存在。”

有人就马上问:“这不就是三来一补吗?”

让卫东还得询问,这是沿海地区改开后外贸的主力模式,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前三样很好理解,就是代工厂的模式,补偿贸易则是由外方提供设备、技术,国内用产品跟劳力补偿。

说白了就是空手套白狼,还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能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底层。

哪怕过了二三十年好像很多外贸厂都依旧处于这个水平。

反而是贸易战打起来,才逐渐产业升级。

让卫东很快听出来:“这里面缺了最重要的环节,只收取加工费,不负销售盈亏责任啊,这就是把最肥的部分给了别人,只能苦哈哈的赚这点,怪不得……”

在场也有人咂摸出来:“你们卖牛仔裤就是自己负责了销售盈亏,所以利润猛然上升,这准备在国内加工生产的电脑也是这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