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大唐天将军> 第三百七十一章 李适之出逃长安,天水王收河西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一章 李适之出逃长安,天水王收河西兵(3 / 7)

守瑜和李瑔一翻交谈以后,李瑄进入敦煌城中。

敦煌百姓得知天水王亲自率兵平叛而来,不再害怕,纷纷从屋舍中跑出来。

街道两旁,百姓们簇拥而立,眼中满是炽热与期待。

孩童们骑在大人的肩头,挥舞着小手,想看看大人们一直提起的天水王。

王这个字,总是令少年憧憬。

老人们则颤巍巍地拄着拐杖,伸长了脖子,他们经历天水王对敦煌的贡献,在他们心里天水王是无私且伟大的。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的时候,代表着李瑄已经入城。

虽身份不同,但李瑄卸去防备,异常亲民,主动问候老人。

看着更加成熟英武的李瑄,敦煌百姓热泪盈眶。

“天水王,我要加入您的军队,随您一起平叛……”

“老夫要将儿子送到天水王军中,为国效力……”

不断地有人高喊要加入李瑄的军队。

“明日本王在敦煌城外,招募乡勇,有意者可前去报名。每年军饷为绢十二匹。”

李瑄正有此意,承诺明日召兵。

他要招募一定兵马,在河陇训练,作为预备队。

既然是夺权,要面对众多敌人,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不利于计划的施展。

他面对的是强大的燕云铁骑,牺牲的士卒,要及时补充。

而且在河西、陇右,陈列新兵,还可以随时应对来自吐蕃和回纥的威胁。

李瑄没忘记吐蕃帝国和回纥汗国,是在大唐安史之乱后崛起。

特别使吐蕃,还是玛祥·仲巴杰与恩兰·达札路恭当政,即便吐蕃远远没有历史上的实力,但李瑄觉得他们不会放弃大唐内乱的机会。

历史上哥舒翰已经占领青海,以及大非川一带,至大积石山一带的领土。

但由于朝廷抽调太多陇右河西士卒平叛,使塞上戍堡和城池缺乏士卒守卫,供给不足,给吐蕃可乘之机,夺去河西、陇右十几郡,攻破长安。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李瑄不会让这种画面再次出现。

“回李帅,朝廷下令河西军前去平叛,现歌舒大帅被召往长安,乌怀愿知节度事,他令我们玉门军出步骑三千,前往长安……”

在玉门军府衙,荔非守瑜向李瑄阐述当前的背景,以及朝廷的军令。

他直呼乌怀愿的姓名,是因为众所周知乌怀愿投靠杨国忠,所以才得到高位。

乌怀愿虽也是河西羌族,但荔非守瑜很看不起这种人。

“从粮草辎重准备到行军,最少一个月时间。哪怕最快的赤水军,也需要明年三月份才能到达长安。”

李瑄心中估算着日期。

最好能在河陇军出兵前摊牌。

他与罗兴约定的时间是十二月下旬,临近过年之际,将李适之、李奕、姜度、裴泛等接走。

那就再等几天,向昌平郡行进。

如昌平、酒泉,面积广大。

一旦到达那里,想出其不意封锁,较为困难。

但李瑄可以在到达凉州城前,将豆卢、宁寇、建康、墨离等军收服。

还有河西走廊周围的吐谷浑、鲜卑诸部、河西回纥、思结、浑部等部落。

这些河西诸胡对李瑄将来经营河西非常关键。

……

十二月,安禄山渡过黄河后,立刻让田承嗣和李宝臣对陈留郡城浚仪(今开封市区)发起进攻。

即便河南节度使张介然收拢一部分彍骑,招募乡勇,依旧不堪一击。

仅仅两天不到,郡城告破,张介然以身殉国。

虽然张介然战死,但守城的士卒绝对是不合格的。

在叛军完成先登以后,守城的唐军只是稍微抵抗,就向叛军投降,丝毫不顾城中百姓的遭遇。

以至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