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大唐天将军> 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唐西进,目标怛罗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唐西进,目标怛罗斯(3 / 6)

天水王府已经算优宅,和五杨的宅院相比,小巫见大巫。

那城外的荔枝道上,官吏们开始忙碌,哪怕路上有一块石头,都要挪走,有一处凹陷,都要填平。

以免不久后,耽误涪陵的荔枝运输。

虽然荔枝道是杨国忠提出,李隆基坚决修建,但杨玉环却也有责任。

她以为吃到新鲜的荔枝没什么。

但八百里加急,是国家最紧急的军情,是关乎国家命运的事情。

吃一次荔枝,都要八百里加急。这种本末倒置,会动摇国民。

这不是荔枝价值的问题,治理国家,领袖者以身作则,很小的过失都会被放大。

一些事情,豪商可以,但官吏不可以。

剑南,鲜于仲通意气风发,他领剑南军两万,正式对南诏进攻攻击,以获得他的军功。

在杨国忠落魄的时候,鲜于仲通提携了杨国忠,这种微不足道的投资,让他一个豪族,一跃成为剑南节度使,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灭掉南诏,为大唐开疆扩土,他成不了李瑄,成为李瑄第二,应该是没问题的。

要问鲜于仲通此战胜算几何?

鲜于仲通一定会回答“小小南诏,何足道哉”!

候鸟路过南诏,北归至范阳,看到的是尘土飞扬,兵马漫山遍野,数十里不尽。

安禄山踌躇满志,这一次定要一雪前耻,彻底征服奚、契丹,完成他的大计。

李瑄小贼已入西域,想回长安不容易。

狗贼杨国忠视他为眼中钉,李隆基老矣,太子迟早继位。

安禄山知道,自己时间不多。

谁说胡人不能一统天下呢?

不要用石勒、苻坚与他相提并论。

那柏海之上,冰雪还未融化,有一支叫做“神策”的军队,在巡视黄河源头。

新兵们以为当兵就是这样,但老兵们思念上一任边帅策马扬鞭的身影。

也不仅仅是赏赐了,更有一种信念。

数十万移民的填充,经过一些矛盾的冲突后,在名臣的治理下,走向稳定。

白色的棉花,到处在开放。

百姓们逐渐意识到这是不可或缺的宝贝。

那青海头的悠悠笛声,飘荡至祁连山头……

……

三月初。

由长安出发的使者,快马加鞭,终于到达碎叶。

他们带来一份份任命状,和一些跳荡勋章、勇士勋章,以及对将士的奖赏宣布。

不久后,车马就会从长安出发,转运到龟兹。

同时,还有李隆基同意李瑄出兵葱岭西的诏书。

对于封赏自己为骠骑大将军,李瑄心中没有波动,他要的不是这种。

哪怕霍骠骑曾经是李瑄崇拜的对象。

一个虚职,还不如多赏赐他一万匹丝绸。

倒是李隆基赏赐他的绢和彩锻很有用,到安西后,可以卖掉换成金银珠宝。

朝廷免费帮他转运。

有了朝廷的诏书,李瑄当即把将领和僚属,召集在一起。

听到李瑄要亲自率兵西进的消息,第一个变脸的是边令诚,他立刻说:“大都护,此行我留在碎叶即可,我会让内给事跟随。”

边令诚难得用宽和的语气与李瑄说话,让人听起来不那么反感。

主要是一听说要翻山越岭数百里,边令诚心中很虚。

他经历过翻山越岭的痛苦,和高仙芝一起,走到连云堡的时候,就萎了。

宦官没有双腿之间的东西,又养尊处优,最怕行远路,哪怕是骑马也难受。

“不行!大军行进,中军必须跟随。”

李瑄眼眸一动,毫不留情地说道。

边令诚是小人,往往在奏折上夸大渲染,李瑄不会让他待独自待在西域。

他去哪,边令诚就得跟在哪!

“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