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
他向李隆基进言后。
李隆基传诏书郡县,三个月内,哪个地方的豪强还在扰乱粮价,郡守、县令直接把脑袋传到长安。
这让还在观望的郡县长官大惊失色,他们知道李隆基发怒了,想到没有考成法和一条鞭法,又不损害自己的利益,立刻“劝”豪强大族将粮食要回。
常平新法大使是杨国忠,常平新法还在运行。
杨国忠为了赚钱,把常平新法的利息提升到两成。
这卡住了百姓的底线。
同时,百姓对杨国忠异常憎恨。
杨国忠我行我素,可不管这些,在他看来,平民百姓不用吃饱,饿不死了就行了。
接下来杨国忠在策划两件事情。
一是扳倒裴宽,举荐一个听话的人为左相。
二是发动战争,以自己为主导,成为自己的军功。
去年的时候,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死于任上,杨国忠推荐自己的好友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使。
在李瑄离开的第三个月,杨国忠就秘密传令鲜于仲通。
让鲜于仲通派人挑衅南诏。然后来个贼喊追贼,攻入南诏,活捉阁罗凤,将南诏彻底纳入大唐的版图,成为他宰相时的功绩。
在杨国忠看来,南诏就是蛮夷,以大唐的精兵劲卒,顷刻间推倒其国,不费吹灰之力。
在杨国忠筹备大事的时候,杨氏三姐妹放飞自我。
她们大肆敛财,卖官鬻爵,无人能阻止。
李隆基一再纵容。
使大唐真真正正地到达君轻爵位,人觊贵宠的地步。
赵奉章看不下去劝谏李隆基,使李隆基烦恼,授意杨国忠。
杨国忠立刻将赵奉章贬到云中郡当太守。
杜琎劝谏,被贬为临海长史。
身为侍御史的杜甫向李隆基劝谏应罢免杨国忠。
但诏书被杨国忠扣留。
杨铦没忘记杜甫对他“侮辱”,他多次让杨国忠收拾杜甫。
此时李隆基已经不怎么理政事,将政事全部托付杨国忠,他要好好享乐,大权在握的杨国忠随意找个理由,将杜甫免职。
让杜甫成为一介白身。
若非杜甫诗名宣扬,又与李瑄交好,杨国忠一定弄死杜甫。
杜甫也因此大病一场,险些丧命。
自此以后,杜甫诗风大变……
杨国忠一连整治,让文武百官震动。
如李岘、裴遵庆这样的聪明人,知道李隆基听不进去劝说,索性闭嘴。
至此,许多官吏、文人、百姓,纷纷思念李瑄。
李瑄主宰朝政的时候,和杨国忠主宰朝政的时候,可谓是泾渭分明。
杨国忠越无能,杨氏越贪婪,李瑄的名气就越来越大,就越被神话……
……
范阳节度使府衙。
远在范阳的安禄山得到李瑄去西域的消息,喜不自胜。
他手下有许多粟特将领,深知大食的强大。
而且大唐远征大食,需要跨越山岭数月,大食以逸待劳,更快地调兵、补给,李瑄很难战胜。
安禄山希望李瑄战败,甚至直接死在西域。他前方就再无障碍。
“先生,我打算尽快出兵,寻找奚、契丹的主力,将其收服,以保后方无虞。现在是时机吗?”
安禄山召来严庄询问道,他有些迫不及待。
“差不多是时机了。一旦动起来,就要以雷霆万钧之势,我担心的是兵力不足。”
严庄没有赞成,也没有反对,卖关子道。
“我们只有范阳、平卢两镇,又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杨国忠那个小丑像疯狗一样咬我。他竟然还派人到范阳挖我的底细,幸亏我在范阳耳目众多。现在我每去一次长安,都担惊受怕,害怕杨国忠害我……”
吃狗屎的小丑杨国忠竟然也能当首席宰相,李隆基瞎了眼